你当前的位置: 首页> 会议材料 > 正文

借粤港澳大湾区东风 聚焦发展我市大健康产业

发布时间: 2018年01月16日   来源: 民建中山市委会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这是我国史上最高规格的健康产业规划。健康产业发展的战略地位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广东省“十三五”规划也提出:“将打造中山国家健康科技产业基地、华南现代中医药城”等。近年来,中山健康医药产业产值以近30%的年增幅快速发展,2017年有望破千亿。随着交通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中山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几何中心的区位优势更加明显,为中山健康产业腾飞带来了更多契机。

国内健康产业竞争日趋激烈,很多城市都将健康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生物医药健康产业省级园区已达三百多个。虽然我市健康产业具有一定基础,但仍然存在创新氛围不强、相关高校院所太少、领军人才缺乏、配套设施落后等问题。为抢抓粤港澳湾区政策机遇,推动中山大健康产业进一步加快产业集聚发展和转型升级,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一、加强健康产业规划和制度设计

建议把大健康产业发展提升至我市战略层面,尽快制定我市健康产业发展规划,把握全球生物技术和医药产业发展新趋势,遵循需求导向,坚持质量为本,推进健康产业发展。具体来说,一是要联合港澳,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积极争取国家实施“健康中国、湾区先行”战略,争取一些含金量高的扶持政策在中山落地,比如允许港澳获批药品及技术在创新区先试先用,在创新区设立国家药品和医疗器械审评区域中心等。从中山前期与港澳的联系来看,港澳地区也迫切希望有一个增进了解内地,共同发展健康产业的平台。我市企业及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与港澳对接,利用港澳地区在国家层面的影响力,推动国家生物医疗科技创新区早日获批。二是要加强大健康产业发展的统筹协调。大健康产业链条长,涉及面广,不仅包括制药、医疗,广义还包括保险、体育、旅游等产业,全市应设立统筹领导机构,协调全市力量,整合资源,合力发展大健康产业。尝试组团内或组团间土地资源的调剂共建,形成市政配套、营商环境、人才引进、科技创新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合力。三是要激发社会资本积极参与产业发展。尽快厘清负面清单管理,完善医疗健康服务机构设立的基本标准、审批程序,简化民办医疗机构的审批手续,尽可能吸收社会资本进入健康服务领域。拓宽政府主导的创新融资渠道,积极推介市内外银行、证券、创投机构更多地关注支持我市健康产业发展,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加大对健康产业新业态、新产品、新技术的融资支持。

二、强化创新驱动,培育新兴业态

一是强化健康产业创新驱动。我市对创新资源的使用,侧重于产业转化,虽能较快实现GDP和税收增长,但因鲜有本地技术人员参与创新,导致发展后劲不足。因此,我市应加大力度培育本土创新机构,加强与国内外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联系,争取引进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等知名机构,带动本地健康医药企业开拓创新。二是进一步优化扶持考核机制。健康产业投资周期长,风险大,而政府财政对企业拟回报资金以及税收等有时间限制,这使部分企业很难取得政府的相关资助。因此,要结合实际,丰富产业扶持资金的形式并适当延长时限,促进我市健康产业取得“厚积薄发”成效。三是大力发展健康产业新业态,培育行业“瞪羚”和“独角兽”企业。比如,总结“康方”的成功经验,积极吸引和大力培育各种生物医药研发和服务机构,鼓励企业与国际标准全面接轨。利用我市基因检测聚集初具规模的特点,鼓励发展临床检验、医学影像等独立第三方检测机构联盟;鼓励“乐心”等企业,围绕健康管理和疾病预警监测等应用领域,开发一批基于移动网络、具备智能感知和远程通讯功能的可穿戴设备和相关软件,以此抓手建设“智慧医疗”产业集群。

三、聚焦重点行业,建设国内知名的医药制造和流通中心

一是根据国家食药总局最新改革精神,吸引更多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医疗器械注册申请人在我市企业委托生产产品。积极推进靶向抗肿瘤创新药物的产业化。鼓励企业开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重大临床价值创新药物的国际临床认证或产品国际认证。二是大力发展现代中医药。破壁饮片具有安全高效、质量可控、服用便捷等诸多创新优势,我市应借助中智药业破壁饮片技术在全国领先地位,大力推进中药材破壁饮片技术的标准和产业化研究,大力建设全国中药资源战略创新基地;三是以国家进口药品城市建设和国家推广“两票制”为契机,结合我市交通枢纽优势,推动“九州通”等药品流通企业完善全程可追溯医药供应链追溯体系,以“互联网+”促进医药流通企业转型升级,打造“智慧医药物流基地”,将我市建设成全国药品流通中心城市。四是化妆品行业作为美丽经济、朝阳经济,我市化妆品行业总产值已接近150亿,而且还有很多“全国隐形冠军”,但整体形象宣传不够,应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将我市打造成为中国化妆品之都。五是聚焦创新性强、附加值高的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在医学影像设备、微创介入与植入医疗器材等产品上研发出一批共性关键技术和核心部件。

四、以人才集聚为抓手,激发创新创业活力

创设条件,集聚全球优秀人才。一是健全灵活开放、高效有力的人才政策,完善引才机制,重点引进高端研发、医疗医务、保健护理等高端人才和团队。湾区内世界百强大学中前四位都在香港,港澳教育体系更近西方,对国际健康产业的法规体系运用更为娴熟;澳门对葡语国家合作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港澳相关人才对于推动我市健康产业发展,特别是传统中医药产业“走向世界”,作用非常重要,所以要给予重点关注。二是创新人力资源管理。借鉴世界先进人力资源评价模式,大力推动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努力将不同学历、经历和能力的人才配置到能够充分发挥才能和优势的岗位上。三是促进人才合理流动。鼓励公办医疗机构人员开展多点执业,与社会资本运营的健康服务机构开展合作,促进管理理念、经验、医疗技术互联互通。

五、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形成政策扶持合力

一是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健康小镇。目前我市健康产业园区交通、住宿、餐饮、医疗、文化娱乐等基础设施和生活设施仍相对落后。应建设一批内涵丰富、健康主题突出的岭南健康特色小镇,藉此完善我市的相关基础配套设施。比如在西区建设以中医养生科普小镇;在南朗镇打造集医疗、旅游与休闲为一体的国际健康旅游小镇;在五桂山建设特色沉香小镇等。二是强化政策扶持,设立生物医药产业基金,发挥政府有关基金的引导作用,支持行业龙头企业并购发展。同时,支持我市相关单位开展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工作;对获得美国FDA创新药物和创新医疗器械注册的本市相关单位按品种给予研发支持。三是坚持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相结合。既要强化企业市场主体地位,也要发挥政府引导作用,通过产业促进、行业监管和体制改革等政策的制定和落实,营造公平有序的产业生态环境,促进产业健康发展。同时严厉打击生产经营假冒伪劣医药产品、虚假宣传和欺诈等违法行为,净化市场环境。

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让我们沿着党中央画出的“健康中国”路线图真抓实干,砥砺前行,大力发展健康产业,把中山建设成为最健康、最具活力的幸福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