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 首页> 媒体视角 > 正文

如何破解中山人才之困?市政协委员:可将“凤巢”筑到大城市

发布时间: 2020年05月28日   来源: 中山日报   作者:记者 徐世球 张房耿 冷启迪  


   3月28日下午,2020年中山人才节开幕仪式举行,企业优秀创新创业团队获得奖励(资料图片)。本报记者 缪晓剑 摄

城市发展的核心在产业,产业发展的核心在企业,企业发展的核心在人才,如何集聚人才是影响一座城市发展的关键问题。

“两会”期间,市政协委员们热议人才话题,并提交了多份相关提案。就人才的引进、培养、使用和激励等,提出了思考。 他们认为,破解中山人才之困,要转变观念,让人才从“为我所有”变成“为我所用”。

悖论:人才难从人才政策中获得“红利”

市政协委员、榄菊首席技术官吴鹰花在谈到中山人才现状时表示,中山企业主要为中小型企业,相对于周边的广州、深圳、佛山、珠海等城市,产业优势较小,经济发展潜力不足,城市建设相对落后,曾经的“宜居城市”优势地位在不断削弱,近年房价大幅上涨和镇区的整体居住条件落后,成为人才引进和保留的阻力。中山的大多数企业都在镇区,而镇区的空气质量、优质教育资源、公共医疗资源等,仍与“宜居城市”的美誉有差距,无法满足高、中层次人才的需求。即便居住在市区,交通拥堵和生活便利性又成为新的难点。中山的保障性住房缺乏,大部分企业的人才都以企业补贴或全额自付的方式支付房租或房贷,生活压力较大。从人才政策力度来讲,中山与深圳等一线城市存在较大差距,中山本土人才以及外来人才,更愿意向广州、深圳、珠海这样颇具发展潜力的城市聚集,中山“招贤纳士“的难度相对较大。

与此同时,以往人才政策的覆盖面太窄,灵活性不高,导致大多数企业无法从中受益。

中山企业能够生存发展的基础,在于人才为企业创造价值,但这部分价值,基本上不能以学历、职称、职业资格的方式体现,也就是说,企业的骨干人员,很难在中山人才政策中获得“红利”,企业也很难从中受益。人才政策中,主要的重心在高层次的领军性人才,这部分人才中,有多年工作经验的领军人才,多数年龄已超出政策范围,或学历不符合要求;有高学历的人才,其学术研究与企业需求很难统一,研究周期长、产业化难度大,与企业的价值要求无法匹配。而企业根据市场变化和发展,同行业或高校的领军人才达成中短期合作协议,对于企业和人才都会获得价值的最大化,但无法获得人才政策的支持。

支招:推广“柔性”人才策略

如何解决这些人才问题,吴鹰花表示,首先,人才认定不唯学历、职称、资历和身份,以实际能力和业绩为评定标准。其次,对于新引进的基础性人才,提供一次性租房和生活补贴,本科每人1万元、硕士每人1.5万元、博士每人2万元。对引进3年以上的博士,经每年评审后,每月补贴2000元,持续补贴3年;对留在中山工作5年以上的本科生,经评审后,每月补贴800元,持续补贴2年。通过猎头招聘年收入在30万元以上且担任中层以上技术和管理岗位的高端人才,可申请高端人才招聘补贴,补贴金额为引进人才税前年薪的10%。

市政协委员、中山联合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龚俊强建议在人才的引进方面要多种方式,通过创新的方式借力,从“为我所有”变成“为我所用”,比如总部在中山的企业,可以在其他城市设立研发中心,向当地的创新人才借力,这样既能让高端人才为中山企业所用,也不用支付额外的成本。

市政协委员、中山迈雷特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总经理林守金也表示,招揽人才除了政策以外,还需要有平台、研究机构、合作团队支撑,把人才引进后要发挥作用,“最好招揽人才的时候有项目带过来,与中山的产业能够有机结合,这样人才来了有平台,才能更好地对当地经济起到推动作用。”而不能形式化地强调“为我所有”,这样将高端人才的价值给限制了。举例说,中山没有非常知名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如果高端人才一定要限制在企业,非但增加企业的负担和压力,而单一的占有还限制了人才合作的形式多样化,不能发挥高端人才的多面效能,若能让人才留在广州或附近的高校或科研院所,既能聚集高校的创新资源(超前的学术氛围及持续的硕士、博士创新生源),又有利于产学研项目深度合作,甚至还有利于使用高校的其他科研资源。

市政协委员、中山市第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校长龙卫平认为,在人才的评选标准方面,评价主体要多元、评价指标要多样、评价方法要多种,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能力、关注他们的职业素质、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等。

龙卫平认为,中山产业发展需要大量的技能人才,而破解中山市技能人才需求之困,必需加大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真正实现产教融合。建议在政府主导下选取规模较大、技术较强、具有一定培训能力和条件,有精力、有远见的行业标杆企业与职业院校。合作成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试点企业,担当行业技术技能人才培育。比如现在很多的食品企业技术骨干来自当年康师傅食品企业,整体提升食品行业品质,康师傅实际上是食品行业的技术技能人才培育基地。同时,建议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企业协会的作用,通过行业协会、企业协会与职业院校,合作成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校企合作联盟,带动中小企业参与技术技能人才实习和培育工作,通过现代学徒制培养技术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