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外贸企业“减负”战“寒冬”
如何应对金融危机成为代表委员们讨论最多的话题
发布时间:
2009年01月14日 来源:
中山商报 作者:记者 冷启迪
政协委员中山市新宏业自动化工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级工程师阎淼。
中山港口码头正在进行货柜吊装。◆文智诚摄
核心提示
1月13日政协中山市第十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开幕当天,记者在资料袋里发现,市工商联、民盟中山市委会、民建中山市委会都不约而同地分别将《应对经济危机促企业发展的几点建议》、《坚定信心,转危为机,力促中山外贸新发展》、《大力发展休闲产业积极培育中山经济新增长点》作为大会发言材料,而滚动播出的"提案在线"里,多名政协委员也就这一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坚定信心、政策护航、企业自救、内外并重、双轮驱动成为政协委员们建议里使用最多的"关键词"。
内外交困订单减少开工不足
2007年国家 “减顺差”调控政策出台,大范围降低出口商品退税率、台帐保证金“空转”、扩大加工贸易限制类和禁止类商品目录,随后人民币加速升值,新劳动合同法出台,原材料大幅涨价,成本不断上升,使得中山出口企业的生存压力加大。
2008年金融海啸席卷全球,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无一幸免,欧美发达国家经济下滑、消费不振。内外因素交织影响下,包括中山在内的珠三角大部分城市出口受阻,出口份额逐步萎缩,外贸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正是在此时,民盟中山市委会组成了课题组,对中山外贸发展进行了系列的调研。民盟委员赵湘介绍,这个提案历时大半年时间,八易其稿。在此期间课题组到外经贸局、开发区、坦洲等进行了调研。在调研中,课题组拿到这样一组数据:外贸是中山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从外销比重来看,2007年全市实现工业销售产值3108亿元,其中出口产品交货值1317亿元,占总量的42.4%(这一指标在2006年为44.8%,2005年为45.1%);即便在出口市场低迷的2008年,前三季度的工业品外销比重也达到38%,赵湘认为外贸出口是实现“中山制造”价值的重要渠道,境外市场是中山必须精心培育和倾力占有的重要市场。
然而这个市场目前不容乐观,在调研中委员们发现,2007年,随着人民币升值、企业用工成本、材料成本、环保成本不断上升,加上内地、东南亚等地区投资环境日益改善、同质竞争日趋激烈,中山出口商品原有优势不断弱化。中山很多外销企业,进购了大量原材料,库存充盈,但金融危机发生后,海外客商需求减少或者要求产品降价。两端的挤压,压缩了外销型企业的生存空间,许多外贸企业订单减少,开工不足。
■焦点一:为企业提供"商务天气预报"
市工商联建议提出,要加强对企业经营风险的预测和评估,制定预警和防范措施。有目标有针对性地对企业经营状况进行前瞻性的分析和评估,可以减少企业出现问题是对社会稳定、安全和经济所造成的影响。
回应:在刚刚结束的全市经贸系统工作总结会上,该局副局长张曙表示,将于今年建立监测预警机制,直接从企业拿到每个月数据,为我市经济运行提供及时、权威的"商务天气预报"。
据介绍,该局将建立重点企业监测平台,主要是对重点企业生产、销售、效益、融资、技术进步、投资等情况进行长期动态跟踪监测,我市的工商业重点企业、名牌名标企业、信息化重点企业都纳入这个平台,每月直接报送有关数据和信息。结合这一监测预警平台建设,该局将建立重点企业联系制度。加强与重点企业的沟通联系,建立与企业直接对话机制,以及时掌握企业生产经营情况,拟制定《重点企业联系制度》,选定100家工业重点企业、15 家商贸流通企业龙头企业、20家信息产业企业作为经贸局重点联系、监测、扶持和服务的对象。
■焦点二:拟投4000万元加快出口贸易转型
明盟中山市委建议提出,促进外贸发展,需要开拓新市场,提升出口企业竞争力。通过减免税收或补贴手段支持企业研究开发节约型生产经营方式,鼓励支持企业开发新的出口产品类别,对新产品的出口提供市场开拓资金补贴或奖励。
回应:金融风暴蔓延,使得广大中小企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去年市财政投入2.4亿元设立产业发展扶持资金,今年的扶持资金拟增加到3亿元。市经贸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我市将在资金投入上倾斜,大力支持我市中小企业技改、产业升级、自主创新、融资和市场开拓。我市安排工业发展专项资金从2007年到2009年三年,每年总额7500万元。
同时,市财政拟投入1亿元专项资金用于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传统优势产业科技水平的优化升级;拟投入1亿元专项资金,用于中小企业贷款贴息、贷款风险补偿和贷款担保风险补偿,促进500家重点中小企业融资发展,对符合一定条件的银行机构和担保公司的风险准备金进行补助,对年度发放贷款和提供担保额度达到一定程度的银行或担保机构进行奖励。此外,为了加快出口贸易转型升级,市财政拟投入4000万元专项资金,帮助鼓励企业加大出口,开拓新兴市场。
应为企业境外参展提供"绿色通道"
我的建议是:一如既往地促进出口,政府应为企业境外参展开通"绿色通道",让中国的优质产品深入国外市场。 --政协委员阎淼
在投票间隙,政协委员中山市新宏业自动化工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级工程师阎淼被一群记者团团围住,他今年的提交的《应对经济危机促进企业产品出口的建议》吸引了许多记者眼球。他不从宏观着手,却只以企业主的经历提出了要应对经济危机,就必须一如既往地促进出口,政府应为企业境外参展开通"绿色通道",让中国的优质产品深入国外市场。
对话委员:
记者:您提出了要继续促进企业的出口销量,是基于什么样的考虑?
阎淼:调整产业结构,增大面向国内市场的产品与销售是2009年的重要举措,但改变产业结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短期内,起码未来3到5年内,促进企业产品出口仍将是我市应对经济危机有效的方法。
记者:在您的建议中,促进出口的方法就是让企业走出去,多参加国外展览展销,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阎淼:目前我市工业产品出口较多依赖出口加工型企业,自主品牌较少,自营出口及在国外建立销售渠道的不多。有必要加大对企业开拓海外市场的扶持力度。目前"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对广东省中小企业在境外参展的摊位费补贴标准为15000-35000元。我建议中山市政府在此基础上为参展企业补贴全部摊位费的剩余部分,并为每个企业补贴两人的往返机票款,鼓励企业更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记者:您的建议里还有希望政府承担境外参展展品的专利查询费用?
阎淼:是的,为了帮助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高中国产品在国际上的知名度,政府有责任帮助企业在参展前实施参展产品的专利查询和审核。避免或减少企业在国外被查封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