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非遗保护走在全国前列
发布时间:
2014年03月05日 来源:
中山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陈恒才
李延声接受记者采访。本记摄
每届全国“两会”,都有不少中山籍全国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活跃的身影。著名画家、中山籍全国政协委员李延声,继去年联合20余名委员提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提案之后,今年全国“两会”上,他二度建言非遗保护,建议国家在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配套规章时,应特别注重加大对传承人的保护细则。
昨日晚间,李延声在全国政协委员驻地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山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丰富,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也取得重要成果,在非遗保护方面也率先迈出了步伐。他同时还建议,无论是文化中山建设,还是“文化引领”翠亨新区建设,中山可以在“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方面大有作为。
●中山非遗保护走在前列
李延声说,国家制定并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对非遗的保护和传承确实起了很大作用,但在传承方面,却让人担忧。
“我了解到的情况是,目前被认定为国家级传承人的共1986位,其中已有150位去世,有不少人也年老体弱、面临传承断代甚至人亡艺绝的问题。”李延声说,传承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掌握并承载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和精湛技艺,是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生生不息、世代相传的最为重要的载体,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靠这些传承人口传心授而传承下来的。
让李延声感到更痛心的是,不少地方现在存在着对非遗重申报、轻保护的现象,一些地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甚至遭到了破坏,而对非遗传承人更是让其“靠边站”,加大对非遗传承人抢救性保护工作力度已迫在眉睫。
和全国相似,中山非遗传承人状况也令人担忧。记者了解到,中山目前拥有国家级、省市级非遗项目300多个,目前近7成的非遗传承人已年逾古稀,当中不少是唯一掌握所传技艺的传人。
但早在2012年,中山全面启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计划在两年内完成20位重点非遗项目传承人的资料记录,主要借助现代多媒体方式来记录。
只是,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都面临“人亡艺绝”的境况。记者了解到,就在这项抢救性工作进行的过程中,一批记录人员前往古镇拍摄云龙舞传承人的画面,当时90多岁的老人还是精神爽朗、话语清晰,但是一个月后再前去记录时,就被告知老人已仙逝。
对于中山率先开展非遗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李延声感到非常欣慰。他说,目前全国也在展开这项工作,文化部首批确定50名代表性传承人试点记录工作,占国家级传承人总数的2.5%,中山在这方面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以文化为引领建设翠亨新区
作为关注家乡的文化人,李延声一直关注中山文化事业的发展繁荣。近年来,他多次回中山考察,并为中山两位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咸水歌传承人吴志辉和醉龙传承人黄焯根画像,并已结集出版。
“就在不久前,我再次回到家乡,并参观了孙中山故居和中山纪念中学、中山城等,在这三个地方,我能明显感觉到什么是有文化。”李延声说,故居的农田、民居就保护得非常好,而中山纪念中学则更是一所充满着历史感的学校,这所学校不仅完整地保留了历史的建筑,在扩建过程中,也延续了这种历史感,新老校园一气呵成,相比之下,中山城就成为一个“反面教材”。
“中山正在建设文化强市,尤其是新挂牌的翠亨新区,更是将以文化为引领,推动一个新的战略平台的发展,作为伟人故里,完全可以从中山这三处‘景点’的建设、保护以及之后的效果作为样本来研究。”李延声说,他的建议就是,文化中山的建设,完全可以向纪中学习。
李延声说,现在国内的城市,往往“千城一面”,他尤其建议,以“文化为引领”翠亨新区建设,更应当从规划开始,就研究好文化特色这一课题。“比如,翠亨新区城市建设,不应该只有国内千篇一律的钢筋水泥建筑,而是环境、艺术和特色建筑一体的文化新城。”李延声说。
在李延声看来,翠亨新区未来还可以真正发挥“文化引领”的作用。“什么是文化引领?比如文艺复兴就是文化引领,启蒙运动也是文化引领。文化引领需要塑造一个良好的文化环境,也需要有文化精品。”李延声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作为一项重要任务,作为孙中山先生的故乡,也是海峡两岸和全球华人的交流平台,在文化体制和机制的创新方面,中山完全可以利用这一平台,大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