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 首页> 政协动态 > 正文

应建立三方“利益共同体”

发布时间: 2014年03月10日   来源: 中山日报   
  改革开放30多年来,资本、技术、人才基本是从外向内流入,在一些专业人士看来,以处于改革开放前列的珠三角为例,原有的对外开放,是一种单向的交流。随着珠三角乃至整个中国经济的发展,这种单向的交流机制已经不可持续。
  在本届两会上,中山籍全国政协委员、新华集团主席蔡冠深接受记者采访时便表示,在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格局中,应该是双向的,尤其是在与港澳合作的过程中,应该在三方建立起“利益共同体”。
  蔡冠深说,一直以来,中山城市精神是“敢为天下先”,那么建立“利益共同体”的前提,是要在不同经济社会制度、不同层次市场化背景下,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突破许多既有的制度障碍,尤其是中山可以利用翠亨新区以及更大平台上,率先研究给予港澳以及其他海外投资者,予以市场准入前的国民待遇,让这些投资者在各个领域,在区域内享有平等的市场地位。
  “再则就是果断让利,中山乃至整个珠三角都应该敞开胸怀,推动新一轮粤港澳经济融合。”蔡冠深说,目前中山以及珠三角的“资本积累”已经达到了一个历史水平,而正是这样,中山以及珠三角正在趋于保守,这种保守的原因复杂,或是抱残守缺,或是“小富即安”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创业精神,这都不利于新一轮改革开放的进程。
  如何建立“利益共同体”?蔡冠深建议,比如珠三角的基础设施建设,铁路、公路、能源、航空、港口都是几个城市各搞各的,浪费了大量资源,完全可以在香港搞一个上市公司,将整个珠三角的基础设施放在这个上市公司里面,各市、港澳创投公司共同持股,成为股东。由董事会聘请最高效率的国际团队管理,从共同利益的出发点、以最高效率的管理,来解决这个问题。
  蔡冠深建议,珠三角和中山,可以选择金融行业作为合作的突破口,加强人民币在岸市场与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的互动。香港是全球最大的人民币离岸市场,已聚集1 万亿元左右人民币,广东的金融资产总量约17万亿元人民币,粤港澳的金融资产总量超过30万亿元。为此,一方面要发挥香港的国际化平台作用,推动广东丰富的金融资本以人民币的形式“走出去”;另一方面,要引导离岸人民币资源服务于广东发展,完善人民币回流机制。中山可在这一方面享受改革的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