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 首页> 政协动态 > 正文

打造岐江两岸亲水空间建设工业遗存文创廊道

发布时间: 2016年05月10日   来源: 中山日报   
昨日,市政协邀请专家、学者和媒体人士从中山港附近码头出发,沿中山母亲河岐江乘船体验,就如何提升岐江河两岸人文景观的提案作实地考察。
图/钟谐提供
  乘船,沿京珠高速东河桥由北向南,一直行驶到南区树涌涌口段,从明清时代的火炬区沙边村古村落,到民国时代的孙文西路骑楼街区,再到上世纪90年代初的咀香园旧厂区,24.3公里的水路两旁可看尽中山历史人文。
  同时,在这段穿城而过的岐江河两岸,也可以看到,水泥加工、造纸等厂房密布在滨河土地上。堆场林立,甚至建筑物直抵江边,在危及堤防、航行安全的同时,也严重影响两岸景观。岸上,众多有重要人文价值的工业遗迹在不断消失……
  滨河土地管控力度不足、滨河道路交通系统不完善、两岸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乏力……2015年,市政协意识到岐江河上长鸣的“警钟”,将《岐江河城区段两岸人文内涵发掘提升研究》列为下半年重点调研课题。昨日,该调研课题结案,并将把调研组分析研究得出的应对之道提交中山市委市政府决策参考,市政协主席丘树宏、副主席萧剑忠出席结题会。
  
现状与问题
部分河段建筑物直抵江边且杂乱
  站在中山三桥往桥下看,往大涌方向的岐江河两岸遍布水泥加工、水泥预制件制造、造纸、家具、食品等厂房以及搅拌站、沙石等堆场。这些厂房及堆场布局随意,使用混乱,对堤岸缺乏有效保护措施,肆意侵占水岸生态空间。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城区、沙溪、大涌的部分河段,建筑物直抵江边,没有任何的退让,危及堤防、航行安全,同时严重影响两岸景观。
  据悉,在中山的发展过程中,岐江河城区段开发量过大,供地管理与建设控制力度不足,导致滨河公共空间被大量侵占。由于缺乏河流蓝线规划调控,岐江两岸各镇区早期在土地出让时缺乏有效的统筹和控制,土地权属划定缺少公共滨水空间的概念,不少用地权属线直达江边,没有预留必要的缓冲空间,这大大增加了后期规划、建设管理的难度。
  《岐江河城区段两岸人文内涵发掘提升研究》的课题调研组发现,除现有岐江夜游河段外,中山岐江河其余河段岸线利用随意、粗放的现象依旧严重。目前岐江河岸线功能主要有工业岸线、堆场岸线与农业岸线。工业岸线中工业类型主要是水泥加工、水泥预制件制造、造纸、家具、食品等,这些工业污染排放量大,沿河厂房建筑缺乏设计和调控,粗制滥造,质量低下,严重影响滨河城市景观。堆场岸线主要用于建设搅拌站、堆放砂石及其他建筑材料,沿河全线有大大小小堆场二十多处,对水岸生态空间造成极大破坏。
  同时,目前岐江两岸的滨河道路等级低、不连贯、不成系统,影响市民使用和亲近滨岸边道路。课题组认为,除了城区(东明桥—中山二桥段)、板芙等镇区有里程较长的滨江道路之外,岐江河其余河段两岸缺乏滨江道路,对城镇交通、滨江资源利用、居民和游客亲近滨水空间造成障碍。同时,对滨江道路阻断的原因主要有:大型工业项目、搅拌站与堆场、乱搭建的厂房与沿河兴建的民居等。
  课题写作组成员,华南理工大学教授肖旻还表示,目前,中山岐江坡岸基本实现工程固化,全为直立式人工坡岸,这种堤岸建设方式简单易行、防洪效果较好,但这种模式也使得岐江两岸景观单调,缺乏滨水休闲、游憩空间,岸线基本失去生态功能,河流生态系统变得单一、脆弱,两岸滨水空间不能完全体现出当地的景观特质和人文遗迹。
两岸工业遗迹正在逐步消失
  2011 年国务院在同意将中山市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批复中,指出“中山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历史遗存丰富,近代城市建设特色突出”。中山市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建设历程中,市领导和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根据“保护旧城,建设新城”的思路推动新城区建设,为保留历史文化遗产,获得历史文化名城的称号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但课题组认为,岐江河城区段的水体,作为自然资源,和城区的马山、烟墩山、逸仙湖等其它自然资源要素一起构成了城区的生态环境,同时作为城市历史的一部分,更是参与到历史文化名城的风貌格局之中,需要把它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山水格局与风貌的维护与利用来考虑。中山目前在水体及两岸资源保护方面仍显不足,在保护遗产的更高视角上对整个旧城的更新改造方面,仍缺乏有力的措施。
  “规划部门正在做一个岐江两岸工业遗迹保护的立项,目前仍处在调查摸底阶段。”中山市历史文化建筑保护管理中心主任周静告诉记者,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山的工业基本沿岐江河经历启蒙、发展到腾飞,岐江两岸也留存下许多旧工业遗迹,这些都是中山历史人文的印记,值得保护和基于保护之上的开发利用。但是在她进行调查摸底的过程中发现,每□几个月,就会有一些工业遗迹消失。
  “因为许多遗迹是私人产权,在市场的作用下另作他图没有触犯到相关法律法规,但仍然需要对这些城市文化重视起来。”周静说,中山对岐江河两岸的工业遗迹保护改造上有过成功的案例,比如将粤中造船厂改造为岐江公园,这就是政府对这些工业遗迹赋予的新的内容。
对策与建议
打造岐江河两岸宜人亲水空间
  在中山,以孙文西路为纽带,明清城墙遗址“铁城”、烟墩山与岐江河形成的“山、水、城”空间格局,一直保留至今。岐江河是中山的母亲河,沿河两岸的滨水地区是中山形成与发展的标志性区域,也是重要的城市形象展示窗口。近年来,经过岐江河的水体治理及一河两岸的整治、美化,沿河两岸的整体景观风貌较之以前有了显著的提质升级。但由于各种客观因素,岐江河城区段的滨水空间目前仍有诸多问题。
  “在打造滨水空间之前,需要政府可出台政策鼓励现有沿河两岸的工业和旧居住用地外迁,并控制工业与堆场岸线。”课题组认为,岐江两岸现有工业大多数是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类型,对岸线资源占用过多,对沿岸环境破坏巨大。要减少废气、废水排放、美化河岸景观,应控制沿岸工业数量,推动沿岸工业由“粗、大、黑”向“高、精、尖”转型。工业岸线和堆场岸线的总长度应控制在总长度的十分之一以内,即 4 公里以内为宜。工业岸线主要控制在火炬区西部和沙溪段,堆场岸线主要布局在中山三桥和广珠西线岐江桥之间河段岸线。同时,强力推进沿岸砂石、建材堆场的执法,取缔非法堆场,合并小而散的堆场。建议将目前的 20多处堆场,合并整合减少至 5-6 处。
  “有了改造空间后,可以地域性的景观设计为出发点,把岐江河两岸的开放空间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历史、民俗、城市风貌分别赋予不同的主题内容。就现状情况来看,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历史、民俗、自然和时代。”《岐江河城区段两岸人文内涵发掘提升研究》得出结论,岐江滨水空间作为中山品牌窗口的重要载体,既是历史文化的沉淀,也是市民活动的中心,更是当地文化特质的浓缩,同时也是生态宜居的标尺。应该从城市设计的角度重新审视岐江河,重新审视两岸的滨水空间,通过使用不同的设计手法,重新建立旧城与岐江河的联系,并借由创造可亲近的绿化水岸空间建立起人与滨水的自然联结。
  “我们可以把市区快速交通与岐江滨水道路的交通结合起来,梳理沿河两岸现状交通网络体系,延伸城市道路,构建高效率的滨水道路交通系统。”市航道局党组书记莫小凯在会中表示。而课题组也认为,要在区域内提倡绿色公交和观光巴士优先原则,并从分区定位入手,依照不同河段的空间性质及功能定位,将道路系统分成“鼓励到达,限制到达、改善到达”等级别。将区域交通导流至河岸外围的主要干道,再设置低层级的滨水景观路,分□原较大的车流量、弱化沿河前进的滨水交通,完善两岸滨河区域车行体系;同时建立慢行、连贯的岸线步行体系,设置完整的观赏步道、休憩平台、自行车绿道和公交站点系统,并将其融入两岸的滨水景观设计中。
  同时,课题组还建议,应当完善水上旅游路线,让城市和居民重回水岸边。通过现有河涌的增加和改造,搭配水质净化提升,将“水上巴士”路线延伸至不同性质地段的河涌,形成循回观赏游线,展示滨水景观风貌,增加水岸空间的可达性和市民亲近水岸的频率。
建设“工业遗存文创廊道”
  岐江河及其两岸的工业遗存正面临着改造与保护的严峻压力。课题组认为应结合岐江河的建设现状,深入挖掘沿河两岸的工业遗存文化内涵、与旧城风貌更新相结合,通过建立岐江河“工业遗存文创廊道”以实现沿河两岸旧城风貌的整体保护与利用,并使其成为中山城市旅游品牌的一大亮点。
  “对于一级价值建构筑物应该以原址原物保护为主,不进行整体结构的变更,仅进行一定程度的维修保养,如岐江河岸的烟囱;二级建构筑物应根据新功能的要求进行空间的重构与再利用,进行必要结构的加固修缮,通过局部的拆减、局部的增建甚至局部的重建,以适应新功能,提升周围环境质量,如美味鲜酱油厂等;同时,结合重点地段可以再生处理得方法,挖掘场地历史文脉,以新的表现手法设计新的景观功能以满足新要求,如轴承厂的商业化改造再利用。”
  《岐江河城区段两岸人文内涵发掘提升研究》得出结论,从功能更新的角度上看,“工业遗存文创廊道”有不同的更新模式可供选择:开发工业文化旅游,作为重要的景观节点,先吸引人到此,再进行其他部分的深挖掘。如粮仓二厂,目前的该工业遗存已成功吸引了不少摄影爱好者前来取景、拍摄。可进一步将其打造为工业旅游社区,结合原有的厂房设计具有宜人步行尺度的商业街区,可以很好的利用原有的工业氛围;改造为带有工业氛围的特色休闲商业设施(如生活设施、餐饮、茶楼、休闲酒吧等),如轴承厂便可根据现有建筑遗存改造为一个区域性的生活广场,以特色商业为主,以满足周边居民的休闲需要;结合建构筑物设立主题博物馆、展览馆、展示厅、纪念馆等。如利丰酒厂,可保留其原有的生产线,利用现有厂房空间设计游览流线,使市民对酒的生产工艺有更深入的了解;改建成为新的办公空间、设计工作室等,为有条件的创业孵化基地或企业提供场地支持。将原有厂房、仓库等建筑进行内部改建,吸引设计公司或互联网公司等创意产业、企业的进驻,将会为“工业遗产文创廊道”增添不少艺术及创新氛围;改建为游乐设施或某些特点的运动场所。如利用烟囱的外立面改造使其成为攀岩活动场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