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 首页> 政协动态 > 正文

纪念政协中山地方组织成立60周年巡礼(一)

发布时间: 2016年09月21日   来源: 团结报   
  
  1956年9月11日,一代伟人孙中山的故里有了政协组织,自此协商民主之花在这里绽放。如今,中山历经县市建制变迁和政协届次更替,终于迎来政协组织的60华诞。60年来,中山政协组织始终秉持孙中山先生“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不断创新工作理念和工作方法,在伟人故里的发展历程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值此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暨政协中山组织成立60周年之际,本报记者深入中山市采访并推出“纪念政协中山地方组织成立60周年巡礼”系列报道,为您呈现中山政协组织近年来工作的新理念、新方法和新成果,敬请关注。
  建立全国第一个政协委员学堂、启动改革开放广东1000个第一“三亲”文史资料征集、首部以孙中山文化为主题的大型交响组歌《孙中山》在海内外巡演、打造政协文化公益品牌项目……翻开近年来中山市政协的工作日程,“人文”、“学习”和“公益”,是出现频次颇高的词汇。延续香山历史文化,弘扬孙中山文化,中山市政协正主动融入文化发展的浪潮中,积极探索“人文型政协”的构建,以“天地人和”的理念激发“政协力量”,开创政协工作的新局面。
  打造学堂
  构建学习型、人文型政协
  “中山如一篇很和美的散文,具备史诗、小说和音乐的各类特色,饱含韵律、故事和激情。”9月2日,中山市政协主席丘树宏在全国散文作家中山行活动启动仪式上的一番讲话,引起与会嘉宾的共鸣。这场由中山市政协委员学堂指导的采访活动,旨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传承和弘扬孙中山文化。
  事实上,这类由委员学堂参与主办或指导的活动,在中山市政协还有很多。研讨中山装文化、推选香山海洋文化地标、组织中山人文摄影展等各项活动中,都有学堂的身影。
  中山的委员学堂成立于2012年3月,这也是全国首个政协委员学堂。丘树宏介绍,学堂不固定地点、不固定时间、不固定方式举办,除在中山市委党校举办外,还发动政协委员提供场所承办或协办主题讲座、座谈会或沙龙、雅集、演出、联谊等各种灵活多样的活动。
  为什么想到办委员学堂?在丘树宏看来,这不仅是提升委员履职能力的需要,更是中山开创学习型、人文型政协的需要。
  中山市政协十一届委员会提出“人文政协”的理念,希望打造以“天地人和”为主线,以象征团结、民主的“和文化”为核心内容,体现“政协力量”的工作理念。为达到这一目标,中山市政协除搭建委员学堂这一平台外,还着力开展修身行动和机关建设主题年活动。2013年11月,中山市政协还创办全国首份《和》杂志,希望通过展示政协机关文化建设,影响和濡染城市文化。
  善用文史
  以文增智,以史辅政
  在中山市政协机关大楼的四楼,有一间小屋,屋内一角是一排书架,上面摆满了各类图书。有20世纪80年代的旧本,也有近几年的新篇。它们分属于“中山文史”、“百年中山”和“学术中山”等几个系列书目。
  谈起这几个系列,中山市政协文史委员会主任刘秀莲不无自豪:“这些都是中山市政协文史委员会自主编纂或与外界交流的成果。现在中山史学界很多关于孙中山的研究,都会参考我们的成果。”
  不只是编撰书籍、还原历史,中山市政协还不定期组织“文史资政在中山”沙龙、文史资料进社区活动等,并在中山书展上设立政协文史资料展馆。一方面,中山市政协希望借此扩大影响,宣扬人文政协理念;另一方面,可以借政协文史丰富中山城市文化底蕴。
  中山市政协特别推崇“大文史”的理念,其中重要的一点是文史工作要服务全市大局。2013年初,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与广东省政协在中山决定启动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创造的第一“三亲”文史资料征集工作,中山就率先响应,很快征集到上百万字的文史资料。
  中山市政协文史工作,影响不止于国内,还促进着政协海外联谊工作的开展。在中山历史圈子里,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孙中山的侄孙孙乾曾全力支持抗日救亡运动,新中国成立后却因对国内缺乏了解、害怕遭受不公正待遇,不敢回乡。中山文史收录了一篇研究孙乾功绩的文章,辗转被他看到,最终促使伟人后人下定决心回国,并促成了中山与孙乾所联系侨胞的团结。
  存史、资政、团结、育人,这是文史资料的基本作用,也是中山市政协文史工作“和”的目标。
  志愿服务
  政协力量助力文化公益
  在中山市政协成立委员学堂的同一天,一支以政协委员为主体的志愿服务队也在中山成立。前者推崇文化,后者主打公益,二者一起拉开了中山市“文化公益”品牌的序幕。
  中山市政协所谓的文化公益,即通过公益活动,将社会资金引入政府投入较欠缺的文化和公益事业上来。因此,除日常的志愿服务活动,委员们还自己投入资金,参与市政协牵头的一些大大小小的公益项目。得知有学生上学有困难,就有委员组织“中山民间珍藏义卖助学”活动;赶上香山建县860周年,委员们就全力支持市政协组织的“千里移民寻根行”活动……
  丘树宏希望文化公益能成为中山市政协的形象品牌,为此他提出设立“政协文化公益贡献奖”,以激励引导委员投身文化公益事业。
  “作为政协委员,能够参与到文化公益活动中,特别有成就感。”委员冯小龙是个喜欢粤剧、有点儿“文艺范儿”的老板,因近年来踊跃捐资,助家乡东升镇益隆村文化公益事业发展而获2014年市政协的贡献奖金奖。
  截至目前,中山市政协开展的文化公益活动已逾50个,捐助金额已超过千万元,参加市政协组织的文化公益活动的委员和政协之友也已逾200人次。
  三年多的积淀,中山市政协文化公益品牌已渐趋成熟。丘树宏直言,“天地人和”凝聚起各种资源、树立政协良好形象,“政协力量”则引导社会资金和社会资源投入文化公益事业,更具独特的开放性和公信力。投身公益逐渐成为委员自觉的行为,也助力了公益型、人文型政协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