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 首页> 政协动态 > 正文

“孙中山文化”随想

发布时间: 2016年11月10日   来源: 人民政协报   作者:丘树宏  

  时间过得真快,想不到提出“孙中山文化”这个概念,至今已经是十个年头了。
  什么是孙中山文化?在我看来,孙中山既是一个政治符号,也是一个精神符号、文化符号,孙中山既为我们留下了重要的政治遗产,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和文化遗产。为此,“孙中山文化”这个崭新的概念才应运而生。近十年来,中山市各有关方面对孙中山文化的交流和发展付出了艰苦和辛勤,我个人也孜孜不倦地追求,抓住一切机会予以推介宣传。
  最早是将一年一度对孙中山诞辰日简单的纪念活动,扩展为纪念周,第二年改为文化周,第三年则策划创建成孙中山文化节,今年更升级为全年的文化旅游节。与此同时,设立“中山杯”华侨文学奖,获得中宣部批准,填补了国内文学奖的一个空白。
  此外,我们还开始有计划地创作孙中山文化文艺作品。撰写了大型政论式报告文学《中山路》并获得国家级报告文学最高奖;拍摄了六集的大型纪录片《孙中山与华侨》、《中山路》。参与史诗式电影和大型电视连续剧《辛亥革命》的拍摄;创作大型图书《中山装》;举行孙中山诗歌征文。2011年,为了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我创作了大型交响组歌《孙中山》在国内外演出,文本被翻译成英文、日文在各国交流,其中《世界潮流》被选为电视剧《辛亥革命》的主题歌。今年,《孙中山》展开海外巡演之旅。
  在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方面,我们主动联系湘潭、广安,三地组织了三大伟人故居人文旅游联盟,受到国务院“红办”的表扬和推荐;规划建设了孙中山史迹径,倡议组织大香山旅游项目。我们孜孜不倦地推广中山装,提出“中山装,中山造”的形象广告,发动和支持企业家发展中山装服饰产业,至今已经有四家专业公司,市场遍布全国各地,中山装日益为社会各界接受和欢迎。
  经过近十年的努力,孙中山文化研究领域不断拓展,相关历史文化资源的利用视角不断创新,力度不断加强,尤其是在交流合作的实践层面取得了良好成效,影响日益扩大。更为突出的是,孙中山文化的交流和发展,扩展到了经济社会和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让中山市的知名度、美誉度和软实力大大提升,有效地提升了全球华侨华人的凝聚力。
  2015年11月11日,我们会同民革中央孙中山研究会联合人民政协报社,在北京举行了纪念孙中山诞辰149周年暨孙中山文化专题研讨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民革中央原主席周铁农全程亲临出席,并在总结讲话中明确赞成“孙中山文化”的提法。他指出,研究孙中山文化要为“振兴中华”和“祖国统一”服务,这也是孙中山先生当年为之奋斗的目标。中山市身为伟人故里,对“孙中山文化”的发扬需发挥应有作用,并对此责无旁贷。
  “孙中山文化”概念是中山市提出来的,但仅仅由中山市来做则远远不够,因为孙中山既是中山市的,更是广东省的、整个中国的,甚至是全世界的。中国正处于近300年来实施“文化复兴”战略的最好时期,提高文化软实力十分急迫;两岸关系正面临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从“经济崛起”走向“文化崛起”的中国,需要用文化与世界架起沟通的桥梁,树立崭新的形象。“孙中山文化”正为我们提供了一种重要的可能和途径,“孙中山文化”是我们可资利用的一个重要、特殊而无可替代的文化品牌和资源。中国影响世界并受到广泛公认的伟大人物并不多,而孙中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从这个意义上讲,“孙中山文化”不仅是中山市的命题,也是广东省命题,是国家命题,甚至可以说是世界性命题。
  

2016年11月1日晚上(作者系广东省中山市政协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