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 首页> 政协动态 > 正文

酸甜苦辣话提案

发布时间: 2017年03月01日    作者:王夕源  

背景:王夕源,山东省政协委员、青岛市政协委员,民革青岛市委秘书长。自1993年担任政协委员开始,提交提案和社情民意700多件,50多件提案和信息建议被全国和省、市政协采纳或评委优秀提案。

从1993年初当政协委员至今,已经24年的时光了。我也从一名埋头科研的大龄未婚青年,变成了参政议政写提案的民主党派成员。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我饱尝提案“酸甜苦辣”的议政往事总会历历在目。

初试提案的“酸味”

刚开始担任政协委员之时,提交提案往往品尝到的是“酸味”,最多的就是提案不被认同的“酸”味。如2004年夏天,有位老邻居找我咨询要起诉打工妹的事。原来,他隔壁的“团结户”租住了一群打工妹,每天深夜下班后还要在楼道里长时间洗刷、嬉闹,让正常起居的老人无法忍受。虽经多次劝阻,但情况依旧。为此,他特意来问我能否“联名起诉”打工妹。显然,这个社会新问题不是个案“起诉”可以解决的,我说出了“政府要替民工盖房”的想法。这个点子刚出口,就遭到了老同事的哂笑:“本地市民还没住上新房,就敢想给农民盖房?”这一“酸”就是5年。

2009年,我慎重考虑后,还是提交了《建设“民工公寓”》的提案。那时“为民工盖房”的想法还是有些超前,后来,国土局局长来亲自面复,进门就夸“这份提案质量好,对我局工作启发大!”当年,国土局就起草了《青岛市外来工居住规范标准》,用以推进“民工公寓”的建设。5年后,当十八届三中全会“把进城落户农民完成纳入城镇住房和社会保障体系”写进决议时,我的超前建议也“先酸后甜”变成了国家保障。

在担任山东省、青岛市政协委员的23年间,我共提交提案和社情民意700多件,也得了个“提案大户”的绰号。虽然不知其酸甜,但我认为,政协委员只要能把身边的民生冷暖放心里,上连“天线”、下接“地气”,就能不断接近既有数量、又有质量的提案理想境界。

品尝议政的“甜头”

我当政协委员,自然也有许多“甜”的经历。1993年我当政协委员的头五年,恰逢俞正声同志担任青岛市委书记。那年,每年政协开幕式都有书记讲话的安排。俞书记时长念完开场白后,就把讲稿一放,抬头向委员就市民关心的问题即席讲话。可以说,正是俞书记的开放思想和鼓励委员畅所欲言的民主氛围,让我初当政协委员就尝到了意识超前、多提不同意见的甜头,每年提案都有几十件。

2003年青岛市两会,我就青岛大剧院的三个沿海选址方案提出不同意见,由于“方案已公示,选址已确定”,未能立案。会后,我上书市领导,直言模仿著名歌剧院的选址方案,不符合海岸生态环境的“减法”原则,并提出了《青岛大剧院应慎重选址》的建议,对此,市委书记批示:“请分管副市长、规划局长阅,并酌人与其讨论后报市长”。

时任市长夏耕批示:“向王委员表示感谢,市政府将充分听取各方意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来确定选址方案。”为此,规划部门又专门召开了一次我与规划局长及多位专家座谈的论证会,最终市政府否定了三个沿海选址方案。这次“上书”起到了挽救沿海自然风貌的意外效果。

2011年,未解决日益严重的停车难问题,我提交了关于借地铁工程同步建设地下停车场的建议。市委书记李群批示“很有借鉴参考价值”并转分管市长和建委。两年后,当书记来机关走访时得知我们还是山东大学校友时便打趣说:数学脑袋参政议政够用了。

难忘建言的“苦涩”

要说建言的“苦涩”,一般都缘于建议不被有关部门或领导认可,而我的苦涩还有人大代表的反对。2005年,我在青岛市两会提案建议办理工作交流现场会上,反对人大代表亲临法院“送锦旗”,质疑56名人大代表联名“给法院代表联络人晋级”的建议,认为司法公平要靠人大的监督而不是感谢,人大代表不履行监督质询的职能,怎么又改行表扬或提拔官员了呢?但立刻遭到部分人大代表的当面反对。虽然我给予了“人大代表不能高于人民,听不得不同意见”的有力回应,但当场被指责的“苦涩”还是令人难忘。

2014年7月下旬,我国北方遭遇50多年未见的严重干旱,部分秋粮面临绝产。此时我恰好在青岛市农委挂职副主任,在下乡督查抗旱工作时发现,几十年来国家投入上亿的农田水利工程,却很少能发挥抗旱作用,现代农业依然要“靠天吃饭”。为此,我写出了《国家应加强对农田水利工程审计监察》的信息报告。报告经全国政协《信息专报》送水利厅即派调查队来青核查。很快,我所反映的农田水利“烂尾”工程,就解决了“最后一公里”问题。虽然我反映的问题绝不是一省一市的局部现象,而是我国农田水利普遍存在的现状,但仍有些人感到这些信息给我市带来了负面影响。其中出力不讨好的“苦涩”,也只有我一人能体会。

回味提案的“麻辣”

提尖锐的建议,往往让人感到“辣味十足”。而这种“辣味”有时甚至给自己带来风险。2003年夏,青岛突然刮起了违章停车的“拖车风”,转眼消失的路边停车,给越来越多的车主带来了恐慌和寻车麻烦,许多市民在报警后才得知是被交警拖走了。显然,拖车是治理乱停车“矫枉过正”的权宜之计,为此我提案建议对违章停车的处罚措施由拖车改为贴条。《青岛早报》当即在头版头条刊登了我的建议,并引发市民的强烈反响。随后国家出台了拖车及暂扣停车不收费的规定,青岛的“拖车风”很快就刹住了。多年后听记者爆料,那些靠拖车创收的公司因此而提前“破产”了,有些人还急于找我“算账”呢。

2001年,我根据群众反映的问题,提交了《关于建立法官与律师近亲回避制》的提案,并以我市的某区法院院长之妻就是热门律师为例,建议实行回避制。会后,市政法委副书记前来面复时,却以“没有证据证明他们有不正当的执业行为”为由,拒绝采纳提案的建议,这也是少有的一次不欢而散的面复经历。但十年后的2012年,这对法院院长和律师夫妻被判“充当黑恶势力保护伞和受贿罪”等双双入狱了。如今再回味那时的提案,还仍有些“辣”的味道。

2013年山东省两会前,我对《政府工作报告》又提出了两点“辣味十足”的修改意见:一是建议取消“在省委正确领导下”的“正确”两字,因为法定的领导无需评价“正确与否”都要接受。二是建议修改省政府“带领全省人民”的表述,因为公仆没有带领主人的权力和职能。没想到,这两条建议竟被郭树清省长的政府工作报告分两年所采纳,这在全国属首例。这当然不是什么“大胆创新”,而是正确认识党政关系、摆正行政理念的政治自信。作为山东省政协委员,我为政府接纳建议的自信而倍感骄傲。

收获立论的“成果”

虽然我“职业委员”的特殊经历是不可复制的,但“职业精神”却是每位政协委员履职应具备的。其实提案的“甜头”也不只是被采纳那么简单,有时媒体的报道或领导的批示,也能扩大提案的影响和份量。近年来,我参与或执笔的《协调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尽快制止强征农民土地》等调研报告或社情民意,先后获过李克强总理,张高丽、汪洋副总理,杜青林副主席以及国家部委和省、市主要领导的批示30多件次,并多次被选为省政协大会发言或市长对话的第一发言,这些都是我不断获取议政能量的“甜点”。

此外,我提出了《全面禁产禁放烟花爆竹》《取消全国文明城市评比》《高官不当院士,体现规则意识》《慈善捐助不该让受助学生曝光》《老年人需要社会尊重而不是免费》等几十件与现行政策或做法不符的“超前”建议,相信随着文明与法治观念的转变,多数是会实现的。

如今,坚持“把提案当科研”的议政经历,让我在观念更新和理论创新上,有了从民主建议到科学立论的议政飞跃,也正是提案被采纳的“甜头”远多于被否定的“苦涩”,才是我20多年议政建言乐此不疲的原始动力。用于提出自己的建议,不惧酸甜苦辣的态度,应是委员履职所必须具备的精神。

(本文摘自《中国政协》杂志总第28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