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 首页> 政协动态 > 正文
市政协向孙中山七卫士故居捐赠孙中山像

鼓励发掘孙中山旅游文化资源

发布时间: 2017年11月13日   来源: 南方日报   作者:李欣  

     “孙中山红木雕像帮助孙中山七卫士故居更好地发掘历史文化资源,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了解历史,吸引更多的游客到这里来了解历史。”孙中山贴身卫士之一丘堪的孙子丘继发说。

  今年是孙中山诞辰151周年。为了纪念和传承孙中山与七卫士间的感人事迹和革命精神,12日,中山市政协举办“情系孙中山卫士后人”慈善公益阳山行活动,向位于清远市阳山县七拱镇石角塘村的孙中山七卫士故居,捐赠1.7米高的孙中山红木雕像,结合当地修缮历史遗迹和新农村建设工作,帮助其打造孙中山七卫士故里旅游文化品牌。

  故居历史与建筑风格粤北罕见

  位于清远市阳山县七拱镇石角塘村的丘氏家族,在20世纪初期曾涌现出以丘堪为代表的七位孙中山贴身卫士,在援助孙中山革命事业、保卫孙中山以及守护南京中山陵园等方面,都曾扮演过重要角色。

  一直以来,丘堪、丘炳权舍身护送孙中山、宋庆龄脱险的往事,被石角塘村丘氏后人津津乐道,并已成为当地与孙中山之间一段佳话。在本次孙中山红木雕像捐赠仪式上,丘继发再一次回忆了祖父当年的经历。

  1922年6月,与孙中山意见不合的陈炯明炮轰位于广州越秀山的“总统府”。匆忙间,孙中山、宋庆龄只有先后化妆逃出“总统府”。一路上,包括丘堪、丘炳权在内的卫士,冒着枪林弹雨将孙中山护送至停靠在江边的“永丰舰”;随后,丘堪、丘炳权两人又再次返回“总统府”,轮流背宋庆龄撤离至军舰。

  “丘氏二人的英勇表现,得到了孙中山先生的赏识。”丘继发说,自己祖父随后向孙中山推荐了自己本家五个兄弟,至此,丘家七兄弟都成了孙中山身边的卫士,全力支持着孙中山的革命事业。至此,孙中山七卫士的佳话得以传世。

  虽然孙中山七卫士的故事并未随着时间流逝而冲淡,但七卫士家乡石角塘村的故居建筑却逐渐老化、崩坏。丘继发介绍,占地面积1.6万平方米的七卫士故居,由镬耳屋群和客家围屋两部分组成,规模之大又融合了广府与客家传统的建筑风格,是粤北地区较为罕见的建筑。

  “未来如果故居都不在了,难免会让回忆故事的载体缺失一大块。”修缮、维护家乡七卫士故居,多年来成了丘继发以及其他族人肩上一个重任。为了让社会更多人士了解孙中山七卫士的故事,重视七卫士故居的修缮,他们经常为筹集故居维护资源而四处奔走。

  修缮工程打造成新农村建设示范片

  “2007年,我们族人就曾商量自筹资金,修缮故居房体,但始终举步维艰。”丘继发说。2016年上半年,得知孙中山七卫士故居维修工程纳入到广东省级新农村连片示范片主体村建设项目的消息后,石角塘村的丘继发和其他族人喜出望外。

  丘继发说,孙中山七卫士故居及周边辐射村的维修工程属于省级新农村连片示范片主体村建设项目,总投资超过1000万元。为了让丘氏族人参与到故居的修缮及开发工作,充分发挥石角塘村村民的主体作用,七拱镇党委、政府还专门牵头召开由当地干部群众、村民理事会和家族理事会以及孙中山卫士后人参加的家长会。

  “会上,我们主张依旧修旧复原貌,把这座历经百年沧桑、具有独特历史的镬耳楼、古围城、客家古围屋变成如今新农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丘继发说。

  据了解,故居维修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将历史遗迹整修与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扶贫开发、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相结合,打造成集农村综合改革、农业产业化生产、生态旅游、历史文化为一体,具有岭南地域特色、阳山民俗特点、乡村情趣特色的新农村建设示范片。

  经过一年的维修,如今孙中山七卫士故居的维修工程也已经基本完成。清远市政协主席梁志强表示,接下来当地将对故居本身的文化内涵进行合理填充。“我们将把经过修缮的七卫士故居,打造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利用并发掘好孙中山历史遗产。”梁志强说。

  “此次举行孙中山红木雕像捐赠仪式,以‘情系孙中山卫士后人’为主题,就是希望社会各界关心、关注这些重要历史参与者的后人群体,帮助他们更好地保护并传承珍贵的历史遗产。”中山市政协主席丘树宏表示,希望此次向孙中山七卫士故居捐赠孙中山红木雕像,能够更好地填充故居现有文化内涵,把新农村建设与挖掘当地孙中山旅游文化资源实现更好地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