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保障改善民生福祉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
去年,在中央和省委的坚强领导下,中山人民凭着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凭着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韧劲,勇立潮头,敢为人先,创造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在经济实力实现重大跃升的同时,持之以恒地保障和改善民生,一大批惠民举措落地实施,市民获得感不断增强。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去年全市民生财政支出比重达68.2%,十件民生实事顺利完成,城乡居民收入比排全省前列。中山生源应届毕业生就业率达97.8%、医保病种分值结算模式在全省推广、困难居民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比例提高到80%以上、新增规范化幼儿园学位9745个、综合医改全面启动、稳步推进省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
保障和改善民生不仅关系改革发展稳定,而且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一直以来,中山市委、市政府秉承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理念,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动脑筋、想办法、下功夫、出成效,出台了一系列强有力举措,千方百计让群众过上好日子,让广大群众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更强幸福感。
今年,我市继续通过“群众点餐,政府买单”模式,通过各种传播平台让网友们评选出优化医疗服务、推进交通畅行、改善水体质量、缓解停车紧张、扩充教育资源、关爱老年人群、完善公交设施、帮扶大病群体、保障食品安全、开放一批公园等十件民生实事,这十件民生实事是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也是老百姓最急最忧最怨的问题,市委、市政府将一如既往统筹、推动、完成这些底线民生、基本民生、质量民生,把群众的小事当作政府的大事,相关部门和镇区将从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目的就是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群众。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坚持人人尽责、人人享有,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一切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都是让群众过上好日子。
民生工作是个良心活,讲究一个“实”字,要的是讲实际、求实效,不打折扣、尽力而为。改善民生,需要真正抓在点子上,抓到关键处,多下“绣花”功夫,方能找准群众“痛点”,进行靶向治疗。新的一年中,各镇区各部门在全力推进民生福祉工作中,要根据市委十四届三次全会和全市“两会”确定的“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思路,抓住“牛鼻子”,做好社会托底工作,采取针对性更强、覆盖面更大、作用更直接、效果更明显的举措,切实缓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整个民生工作都要实实在在、力求实效,不搞“盆景”,坚决防止“面子工程”“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办实事,解难事,让群众真正看到变化、真正得到实惠。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
在前进的道路上,无论经济形势如何风云变幻,不管改革发展遭遇多少困难,民生建设只会加强不会削弱,民生改善只会前进不会停滞。今年是决胜全面小康的关键之年,各镇区各部门一定要把民生工作摆上更加突出位置,把百姓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头,把好事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带领广大群众撸起袖子加油干,绘就民生新图景,开创发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