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 首页> 政协动态 > 正文

珠江:一条与长江、黄河一样伟大的母亲河

——在珠江文化论坛上的讲话
发布时间: 2018年08月14日    

 (2018.8.10 南海西樵山)

 丘树宏

首先,我建议大家以热烈的掌声对珠江文化的首倡者和领头人黄伟宗老师表示尊敬和感谢,这也是给我们自己的鼓掌,激励我们一起继续把珠江文化这个事业做下去。

第二,于我个人来说,首先我感恩改革开放带来的社会变革,让我从几百公里之外的九连山来到珠江三角洲工作,在伟人孙中山先生的家乡工作。如果没有这样的社会变革,就没有我这种人生经历。同时我要感恩珠江文化。我跟珠江文化结缘应该说已有二十五年,记得是我在珠海工作的时候,大概是1992年有一次珠江文化论坛是在珠海平沙召开的。自从我参加了这个论坛以后,就跟珠江文化结下不解之缘了。

前几年我创作了大型史诗《珠江》,对珠江的定义是:珠江,一条与长江、黄河一样伟大的母亲河。这也是我的珠江文化观。

第三,我向大家汇报我是怎么做珠江文化的。

一是做好孙中山文化。我从珠海调到中山之后,任职市委组织部部长。换届时,我当上了市委宣传部部长。在当宣传部部长的时候,中山刚好要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当时我就提出“孙中山文化”这个概念。我个人认为“孙中山文化”应该是珠江文化的一个最核心的代表,因为孙中山是“站在中国看世界,站在世界回望中国”最有代表的一位伟人,是20世纪三大伟人之一。刚才黄树森老师说了文化工作的开展不容易,做孙中山文化也是很难,因为有很多因素,各方面也有不同的声音,但是逐步做了十年之后,效果还是很好的。2016年我们在北京召开了第一个孙中山文化研讨会,当时的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民革中央主席周铁农同志对“孙中山文化”理念表示肯定和支持,北京到会的专家学者也一致表态支持。

二是做好咸淡水文化。我觉得珠江文化从地理上来说、从形象上来说就是咸淡水文化。咸水就是海水、南海、太平洋,淡水就是珠江水,这两种水交融碰撞形成了一种崭新的文化。

三是做好华侨文化。华侨文化也是珠江文化特有的。这是珠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要做好珠江文化,我觉得要从三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文艺作品。我觉得除了有学术成果,比如说孙中山研究已经有很多学术成果,但是学术成果毕竟是小众的。一种文化要立起来,要走向社会,走向老百姓的话,还是需要其它作品。我就主抓文艺作品,举行了“中山杯”华侨文学奖活动,中宣部特批给我们,这是全国第一个华侨文学奖,补充了国内文学评奖的空白,现在已经做了四届了,影响还是挺大的。我们创作了大量的“孙中山”的文艺作品,包括我主创的大型交响组歌《孙中山》,已经在国内外上演了十几场,然后带动了一批的“孙中山”舞台作品,如大型交响组歌《我们的孙中山》,在广州、北京等多个地方公演。还做其它一些文艺作品,包括咸水歌。今年我主创了一个大型交响清唱剧《咸水歌》,用交响体现咸水歌。目前为止,我创作了十几部大型史诗作品,多数属于珠江文化范畴,包括《冼夫人》、《南越王赵佗》也已经用交响组歌形式演出了,还有《海上丝路·香云纱》等。

二是要做一些学术性的东西,我主要从学术里面发现和提取一些人家没有注意到的新的角度,以引起大家关注,同时填补空白。

三要注重交流与合作。交流与合作是走向社会、走向民间、走向老百姓的最好方式。我们在这方面做了很多的项目和活动,尤其是借助于纪念辛亥百年、孙中山诞辰150周年等重大活动之机,我们跟国际一些机构和团体,与国家、省各种机构联合举办活动,这些活动有纪念活动、民生活动、经济活动、城市建设活动等,全方位地去做,这样的话,孙中山文化就可以全面地立起来。我现在也还在做这方面的工作,最近宋庆龄基金会增补我做理事,我想若能结合孙中山和宋庆龄一起做,孙中山文化可能会办得更好、更丰富一些。

第四,珠江文化接下来怎么走?

我在前几年就说过珠江文化在学术上已经是成果累累。珠江文化目前已经完全可以从学术上立起来。但是问题是下一步怎么走?近几年来,我也提了一些政协提案,全国政协、省政协也提了一些提案。我建议要利用五种力量:一是党政力量;二是媒体力量;三是地方力量;四是社会力量;五是市场力量。这五种力量综合配合起来做,我们珠江文化就会走得更远,走得更好。

以上是我提的几点建议,最后祝我们的珠江文化源远流长,更上层楼!祝我们在座各位老师、各位专家学术成果累累,身体健康!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