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 首页> 领导讲话 > 正文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中山市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在政协第十三届中山市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
发布时间: 2023年02月13日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中山市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在政协第十三届中山市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


市政协主席 庄树俊


各位委员:

我受政协第十三届中山市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托,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明责笃行担当新使命,推动政协事业迈上新台阶

2022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中共二十大胜利召开,开启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中共二十大报告立足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对人民政协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为推进新时代人民政协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年来,中共中山市委把政协工作纳入全市工作大局,全力支持政协履行职能、发挥作用。文海书记、展欣市长多次到市政协实地调研、民主协商,出题目、交任务,对政协履职成果作出批示13次,给予政协工作极大激励。在省政协的有力指导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市政协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坚持继承和创新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以更高站位服务大局、凝聚共识、汇聚力量,以更实举措守正创新、协商议政、履职为民,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

(一)坚持党的领导,把牢正确方向,共同思想政治基础更加巩固

深刻把握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组织和民主形式的定位,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贯穿政协履职全过程、各方面。

强化政治引领。始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统揽政协工作的总纲,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充分发挥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重要作用,严格执行重大问题向市委请示报告制度,定期向市委常委会汇报工作,紧扣全市中心工作制定政协党组工作要点和协商计划,确保政协在市委领导下主动负责、协调一致开展工作。

强化理论武装。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常态化开展各类学习研讨,深学细研《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及时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把迎接中共二十大、学习宣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带头学习,统筹组织学习活动,开展爱国歌曲合唱、“书香政协·感悟初心”等活动,举办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线上培训,指导委员工作站在界别群众中宣讲,教育引导广大政协委员和各界人士听党话、跟党走,筑牢紧跟总书记、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思想共识。

强化党的建设。完善党组成员联系界别党员委员、党员委员联系党外委员制度机制,加强专委会党员小组建设,促进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党员活动与履职活动一体开展,推动党建“两个覆盖”从“有形”到“有效”转变。落实党建工作、党风廉政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机关干部队伍思想政治教育和纪律作风建设,支持派驻纪检监察组履行职责。创新党建活动载体,加强党建文化阵地建设,深入推进“五好”党支部创建和“双联双助”等活动,丰富“主题党日+理论学习、志愿服务、互助共建”的党员活动形式,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履职。

(二)坚持服务大局,推动双向发力,优势作用更加凸显

锚定市第十五次党代会确定的工作目标,紧紧围绕全市重大战略和重点任务的实施推进,坚持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为加快中山高质量发展聚势赋能。

在助推协同融合发展大战略上主动作为。围绕基础设施协同建设,召开与深圳加强交通、住房对接协商座谈会,抢抓深中通道建设的历史机遇,促进深中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围绕促进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协同发展,联合市政府召开学习借鉴深圳社会治理经验专题协商会,坚持“共建共治共享”理念,促进与深圳等周边城市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领域精准对接、深度融合。围绕产业优势互补融合发展,组织委员赴佛山、东莞深入调研,提出我市北部片区与佛山市顺德区共建万亿级智能家电产业集群的对策,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在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上献计出力。市政协领导主动倾听企业家心声诉求,深入走访企业230余次,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发展难题。紧扣优化营商环境“头号工程”,实施《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专项履职三年行动方案》,围绕33个重点事项开展专项集体民主监督,提出38条建议,促进改进相关工作。紧扣存量优质企业高质量发展,召开政协委员与市长协商座谈会,提出明晰产业规划、坚持引育并重等6个方面建议,得到市政府采纳。各专委会发挥“专”的作用,深入调研传统产业集群数字化发展、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创新科技管理体制机制、促进破产企业重整、扶持企业创新发展等问题,为实体经济发展建真言、谋良策。

在助推“工改”“治水”上勇于担当。持续助推“工改”工作,深入一线实地调研,提出破解规划布局、腾挪安置、招商引资等难题的系列建议,其中,推动产业园区软实力升级的建议得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持续助推“治水”工作,市政协领导现场视察督导治水工作30余次,组织政协委员到16个镇街开展治水专项集体民主监督,提出22条监督意见,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及市治水办的认真采纳。

在助推写好文化兴城大文章上用心用情。着眼复兴香山古城,开展孙文西路步行街改造、加强古城片区建设、工业遗产(遗存)保护利用专题调研,促进历史文化街区和工业遗址保护取得新成效。着眼活化利用华侨历史文化资源,开展侨房保护和活化利用专题民主监督、华侨公园建设专题协商,促进华侨公园项目正式启动。着眼推动沉香产业发展,提出加强沉香文化资源挖掘、制定沉香产业规划等建议。着眼擦亮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金字招牌,举办纪念郑观应诞辰180周年书画展和纪念香山建县870周年有关活动。

(三)坚持履职为民,紧贴民心民意,改善民生更加有为

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建有用之言、谋善治之策。

助力民生福祉持续提升。紧贴十件民生实事等开展民主监督,关注教育扩容提质,就增强教育服务供给、提高课后服务水平等热点问题,积极提出善策良方。关注健康中山建设,就扩大“博爱康”参保范围、加强孕前基因检测、高端骨科医院建设等提出建议,促进提升医疗健康服务水平。关注优化生态环境品质,就“城市公园与城市发展”开展常委会专题协商,提出加强规划引领、创新运营管理等建议,促进形成公园城市建设新模式。关注老人小孩照护问题,就家政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开展专题调研,促进家政行业发展。关注“香山书房”建设、改造提升供水管网、加强技能培训及就业支持等问题,开展视察考察,提出意见建议20多条,转化为政府部门办好民生实事的具体举措。

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围绕精品示范村建设,召开“以精品村建设为抓手,拓展中山发展新空间”专题协商会,提出完善基础设施、保护特色建筑、塑造乡村特色等建议。围绕特色农业发展,开展“打造中山盆景品牌,促进花木产业高质量发展”基层协商,促进花木盆景产业长远发展。围绕乡村风貌提升,组织“加强农房管控,提升乡村风貌”视察调研,针对水产养殖尾水和农村污水治理献计献策,推动具有岭南特色的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

助力社会和谐善治。深入推进“政协请您来协商”工作,针对优化镇街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走进镇街组织基层协商。打造立法协商品牌,针对制定《中山市公共法律服务促进和保障办法》,举办立法协商活动,促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着力推动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针对提升政务服务便民化水平,组织委员收集社情民意,献计出力。助力构建多元共治的社会治理格局,针对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注重引入协商理念、协商机制和协商资源,积极引导和支持委员广泛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提高民主监督组织化程度,支持委员担任党政部门和政法机关等特邀监督员、政风行风评议员,促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转变作风、改进工作。

(四)坚持团结民主,深化合作共事,凝心聚力更加广泛

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的优势,始终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广泛凝聚各界共识,共襄宏伟事业。

深化团结聚合力。落实市政协党组成员分工联系民主党派、党内外副主席共同分管专委会制度,积极提升多党合作制度效能。通过联合履职、提案办理、大会发言等方式,支持党派团体委员更好履行职能、发挥作用。一年来,邀请党派团体委员参加视察调研160多人次,安排在重要会议发言20多人次,推荐参加调查检查、监督评议52人次,遴选8件党派团体提案作为重点提案,推进所提建议得到有效落实。

深化引领聚共识。建立政情通报机制,邀请市委、市政府领导到市政协通报情况13次,帮助委员在知情明政中增进共识。鼓励和支持委员发挥界别作用,深入基层和界别群众,协助党委、政府宣传政策、协调关系、解疑释惑、化解矛盾。重视党外知识分子、非公经济人士、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工作,密切沟通,搭建平台,促进有序参与协商、合理表达诉求。加强民族宗教工作,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民族团结、宗教和睦。

深化联谊聚同心。搭建港澳委员活动日、港澳委员与港澳社团首长见面会、市领导与港澳委员座谈会、澳门政协委员工作站等常态化履职平台,发挥港澳委员“双重积极作用”。鼓励引导广大港澳委员旗帜鲜明支持落实中央全面管治权和“爱国者治港”“爱国者治澳”,深化与港澳各界联系,为推进“一国两制”行稳致远凝心聚力。培育港澳台和海外青年爱国情怀,打造“留学报国”“两岸同心”等联谊品牌。围绕“集聚海外优秀人才,加快建设青年友好型城市”开展常委会协商议政,引领港澳台和海外青年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投身家乡建设。

(五)坚持固本强基,加强自身建设,履职效能更加提升

推进政协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提振委员和机关干部“两支队伍”精气神,提高履职能力,形成工作合力。

注重健全制度机制。制定协商工作规则,规范协商内容、协商形式、协商程序、协商原则。健全提案工作协作配合、重点提案“回头看”机制,加强与党派团体和办理单位的沟通,推动提案工作提质增效。实施委员履职工作规则、委员履职综合评价办法,激励委员积极履职。修订《加强和改进调研工作意见》,夯实调查研究基本功,不断提高“研值”和“言值”。出台委员工作站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因地制宜建设各具特色的委员工作站,打造凝聚共识新渠道、服务群众新阵地。落实《联系服务委员实施办法》,优化委员学习培训、联络交流、探访慰问等工作,探索由委员对机关服务开展评议,将政协机关打造成温暖的“委员之家”。

注重发挥委员主体作用。提升委员履职能力,“线下授课+线上直播”相结合,开展新一届委员全员培训。拓宽委员履职渠道,用好用活《资政之声》建言“直通车”,大力推进“互联网+政协”工作模式,创设“委员e线通”平台,打破委员履职时空限制,形成线上线下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履职模式。展示委员履职风采,在中山日报、中山广播电视台开设专栏,积极引导广大委员发出为民履职好声音。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广大委员发挥带头作用,各尽所能、各展所长,特别是医疗卫生界委员,全力投身防疫一线,展现委员担当;香港委员在抗疫关键时刻发挥示范作用,受到香港特区政府民政局表彰。一年来,广大委员参与履职3000余人次,提出提案427件,在助力中山高质量发展中作出新贡献。

注重加强政协机关建设。发挥专委会基础作用和专业优势,主动加强同党政部门的沟通,密切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人民团体的联系,围绕重大课题开展对口协商,推动政协工作与中心大局“贴得紧”“靠得近”。加强干部培养选拔使用,调整充实机关干部,选派干部到基层一线开展“工改”、招商等重要工作,组织360余人次到石岐太平社区结对开展疫情防控网格化志愿活动。持续创建模范机关,营造风清气正、勇于担当的良好氛围,不断提高机关政务服务能力和统筹协调能力,全年组织开展各类委员履职活动210余次,为政协事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各位委员,过去一年市政协常委会工作取得的成绩,是省政协正确指导、中共中山市委坚强领导和市人大、市政府及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市政协各参加单位和全体委员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政协常委会,向所有关心、支持政协工作的各级领导、各界人士,向为政协事业发展作出贡献的各党派团体、各界委员,致以崇高敬意和衷心感谢!

同时,我们也清醒看到,工作中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不足之处,主要是:协商议政的重点还需进一步聚焦,联系界别群众的有效载体还需进一步丰富,民主监督制度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委员主体作用还需进一步发挥等。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在今后工作中切实加以改进。

■团结奋斗建功新征程,彰显政协组织新作为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之年。新的一年,市政协常委会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扣中共广东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中山市委十五届五次全会和省、市“两会”提出的工作思路和重点任务,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找准政协履职着力点,聚焦主责主业深耕细作,在高水平推进中山现代化建设中展现政协新担当、新作为。

(一)夯实党的领导强定力。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中共二十大精神,助推中共二十大精神在中山落地生根、结出硕果。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一根本政治原则,牢牢把握人民政协作为政治组织的根本属性,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大力推进政协党的各项建设,教育引导政协机关全体干部、政协委员和各参加单位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在中共中山市委领导下开展工作,始终与市委同心同德、同向同行、同频共振,推动市委的主张和意图在政协更好贯彻落实。

(二)发展协商民主添助力。深化协商民主实践创新,持续推动“市长与委员协商座谈会”品牌建设,探索专家协商座谈会、协商论坛、委员讲堂等协商议政新形式,不断完善政治协商格局。深化协商式监督实践,完善视察监督、提案监督、专项监督、社情民意信息监督、特约监督等有机融合的民主监督模式,发挥好“委员e线通”、《资政之声》等平台作用,走实民主监督“最后一公里”。深化委员联系界别群众机制,找准界别工作切入点和结合点,常态化开展线上线下联系活动,建强做实界别委员工作站、委员工作室,拓展界别活动,延伸界别触角,促进解决群众诉求,使政协工作走近群众身边、走进百姓心里。

(三)服务民生改善增活力。着眼推动破解教育、医疗卫生、就业增收、居住环境、公共设施等民生热点难点问题,坚持协商于民、协商为民,在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上勇担当、善作为,倾听群众呼声,收集社情民意,努力把“论文”和“课题”写在人民心中,在助力增进我市民生福祉上作出新贡献。着眼推动落实十件民生实事、文化兴城三年行动和生态保护、食品安全、“一老一小”保障等,深入开展民主监督,让“问题清单”变成“幸福账单”,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民生,让活力和品质成为民生底色,让中山欣欣向荣的活力魅力充分迸发。

(四)广泛团结联谊聚合力。深化合作共事机制性安排,更好发挥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在政协履职中的作用。优化联络联谊创新性实践,加强同民族宗教界代表人士、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等团结联谊,密切与党外知识分子、非公经济人士、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等联系沟通,夯实大统战基础。支持港澳委员更好发挥“双重积极作用”,促进中山与港澳在更深层次和更广领域交流合作,引导港澳各界群众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丰富凝心聚力平台载体,开展“大香山文化行”等活动,讲好讲活讲新中山变化和政协故事,传播好声音,弘扬正能量。

(五)坚持固本强基提实力。落实《中国共产党政治协商工作条例》,加强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等功能建设,提高深度协商互动、意见充分表达、广泛凝聚共识水平。强化政协机关对委员服务为主、管理为辅的理念,加强学习培训,优化服务管理,提供履职保障,为委员履职尽责创造良好环境,切实激发委员履职动能。不断提高提案工作水平,进一步在“提”的过程中出精品、在“办”的过程中出实效。加强机关党风廉政建设,持续推进机关作风转变,建设更高标准模范机关,进一步提高机关干部的政治把握、服务履职、改革创新、推动落实能力,时刻保持与企业家委员亲清的政商关系,树立机关干部忠诚干净担当的良好形象。

■精准聚焦对标新部署,助推中山新一轮大改革大开放大发展

中共中山市委十五届五次全会和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高质量发展大会,对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中山现代化建设作出全面部署。市政协将紧紧把握高质量发展的大局大势,团结带领全体政协委员、政协各参加单位共同投身全力以赴拼经济的热潮,助推我市在新一轮大改革大开放大发展中走进万象更新的春天。

(一)紧扣中心大局协商议政。锚定纵深推进广东省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围绕深中融合互动发展、低效工业园改造、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等中心工作,针对事关长远发展的关键问题和短板弱项,持续深入开展协商议政,延伸“协”的链条,拓展“商”的平台,充实“议”的内容,着力形成一批切合实际、可行管用的协商议政成果,协力党委政府科学决策。与党委政府一道,探索改革新路径,合力推动全市抓住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开展“集成式”改革,建立健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实现发展新突破。

(二)紧盯重点任务建言献策。锚定绿美中山生态、十大万亩级现代主题产业园、交通体系建设和“新十大舰队”培养壮大、增资扩产、招商引资等重点任务,勇担发展之责,深谋破题之策,尽好落实之力。积极争取省政协支持,将“中山市北部片区与佛山市顺德区共建万亿级智能家电产业集群”列为省重点提案,找准“小切口”,做出“大文章”,为助推高质量发展作出政协担当。

(三)紧跟重大部署开展民主监督。锚定文明典范城市创建、水污染治理和营商环境优化等重大部署,开展系列民主监督活动,跟踪问效、久久为功,助力形成全市上下同心同向奋斗拼经济、抓高质量发展的大格局,助推中山加快拼经济速度、提升拼经济质效、优化拼经济环境,擦亮制造业当家的中山底色,把中共二十大的重大决策部署落实落细落地。

(四)紧贴形势环境凝聚发展共识。锚定营造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氛围,发挥人民政协制度优势,把凝聚高质量发展共识融入视察考察、调查研究、协商议政等各项履职工作中。积极宣传政策、解疑释惑、团结鼓劲,引导各界人士进一步看到全市上下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做出的不懈努力和取得的显著成效,引领各方面资源力量向高质量发展聚集、向全力以赴拼经济发力。激励企业家委员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加大创新力度,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抢抓先机布局新赛道,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

各位委员,同志们,当前,全市上下正坚定信心勇攀高峰,超常发力大干一场!使命在召唤,责任重如山。让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在中共中山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同心奋进新征程,聚力建功新时代,为书写中山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