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品质产业空间赢得高质量发展未来
两年“工改”,腾挪超3万多亩土地空间,“十大舰队”领航中山产业新发展,十大主题产业园勾勒中山现代化产业版图。2024年中山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高标准建设现代化园区,深入推进十大主题产业园建设,持续完善园区生产服务、政务服务、生活服务体系,大力推动北部制造业基地建设,打造现代产业园示范标杆,推动健康科技产业“一基地六园区”形成协同发展格局。中山2024年“两会”期间,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围绕现代化园区建设积极建言献策。
■主题产业园建设加速推进中
产业是发展之基。中山全力推进十大主题产业园建设,在土地连片供给、推动产业集聚上不断着力,打造支撑现代产业发展的重大平台,为高质量发展拓展广阔的产业空间。
深中通道通车后,翠亨新区成为对接深圳的桥头堡,目前正在高标准建设多个优质产业园区。市人大代表、翠亨新区党工委书记张会洋介绍,目前翠亨新区已经形成了“3+3+4”的产业平台体系,即3个城市区域+3个科创平台+3个主题产业园。
翠亨新区的产业园区首先要承接东岸尤其是深圳的部分产业,甚至包括全国的优质产业项目。“我们这两年的重点工作,首先是把土地空间腾出来。”张会洋介绍,2024年,翠亨新区(南朗街道)将通过控规调整及东部岸线整治,在马鞍岛打造1万亩综合产业用地,通过“工改”“以改带征”在南朗片区打造1万亩工业用地,进一步做大空间优势,承接优质产业资源。“同时,园区的基础设施,翠亨新区高度重视‘七通一平’以及各种公共服务配套,现在应该说都是比较完善的。整个新区的发展包括南朗,从一开始它的产业就是园区化的,这一轮通过‘工改’园区特征更加明显,设施更加完善。”
作为中山工业强镇,小榄镇前两年已拆除整理低效工业土地4540亩,今年将会朝着2600亩的目标去奋战,这为产业园区的发展腾出宝贵的土地空间。市人大代表、小榄镇党委书记赵锡雄介绍,眼下小榄镇正在举全镇之力创建省级高新区,今年重点建设占地6000亩的省级高新区核心区,聚焦智能家居、精密五金以及新一代电子信息等产业发展。同时,小榄镇还在打造4个千亩级产业平台,通过土地的准备以及产业的导入和原有产业的提升来进行高标准建设。同时,也在加快推进中山智能家居产业园小榄片的建设,这也是中山十大主题产业园之一,推动其提质增效。“特别是我们要通过省级高新区的创建,‘以申促建’引进更多科技含量比较高的新兴产业落户小榄。”赵锡雄表示。
过去一年黄圃镇在低效工业园改造升级方面,交出了亮眼成绩,成功整备千亩连片土地,并招引15家亿元企业。市人大代表、黄圃镇党委书记梁泳辉介绍,下一阶段黄圃镇将加快千亩连片第二跟第三阶段的连片改造,同时也支持大批本土企业增资扩产。“随着去年南沙港铁路货运站场的开通,每天都有8列以上的中欧班列在中山进出,京东亚洲一号基地也已经全面投用,去年营收超过35个亿,黄圃港片区也已经打开了连片5000亩以上的产业空间,总体来说,北部制造业基地黄圃片区正在加速推进中。”梁泳辉说。
■产城融合发展才能“筑巢引凤”
中山政府工作报告强调,高标准建设现代化园区,要持续完善园区生产服务、政务服务、生活服务体系。多位代表委员都对城市“三生融合”、产城融合发展提出了自己的建议,认为唯有如此才能吸引更高端的产业和人才进驻,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眼下,翠亨新区在硬件基础设施上已经具备了让企业入驻后享受完备配套服务的条件,包括交通、商务、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不是说企业买来一块地自己建厂房,然后需要一些公共服务配套,而是说我们整个翠亨新区226平方公里,本身也不大,我们要保证每个园区都能很便捷地获取到医疗、教育等生活配套的资源,实际上我们已经形成了一个产城融合的生产生活条件,是这么一个逻辑。”张会洋介绍,翠亨新区还建立了一套新的园区开发运营体制,就是在翠亨新区管委会统筹下的园区开发公司管理运营体制。目前翠亨新区三大主题产业园都有相应的开发公司作为开发和服务主体,并且每个园区都有一个服务中心,为企业就近提供高质量政务服务,“城市、产业、科创三者充分融合,就形成了高标准建设现代化园区最核心的资源,也就是城市配套和科创资源。”
而随着“工改”“治水”和绿美生态建设工作的同步推进,黄圃镇大岑岛改造力争实现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大岑片区一阶段1061亩土地整备已经完成,计划3年建成约101万平方米现代高端产业园,重点发展智能家电、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先进制造业。大岑北堤4.2公里(沿大岑河)滨水空间改造基本完成,南堤违章建筑已清拆195亩,计划打造环岛滨江绿道,同步布局3个休闲公园。梁泳辉认为,黄圃镇实现“三生融合”发展有一个非常大的优势,就是滨江岸线长,接下来将继续打开40公里以上的滨江空间,让企业和员工生产、生活有更优质的环境,“同时,我们还在规划连片空间的基础上,加快配套保障性住房,完善园区的生产和生活服务,配套优质的生态空间,实现高质量发展。”
市政协委员王旗今年也提交了《关于在产业园区配建工业邻里中心,精准服务企业和人才的建议》的提案。她表示,随着我市产业结构调整进程的加快,产业园区呈现迭代更新的趋势。无论是招引的新型企业,还是高端的技术人才,或是大量的产业工人,都对生活品质及配套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市应加快完善‘产业社区’配套功能,加强住宿、餐饮、购物、娱乐等生活配套设施建设,推动空间结构优化、功能完善和品质提升。”她建议,可在我市产业园区配建工业邻里中心,精准服务企业和人才,促进产城融合,培育专业的运营团队和人才,增加多元化、创意性、复合化、人性化的娱乐需求配套,全方位集聚中山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资源要素。
“园区高标准规划要坚持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打造集生态、生产、生活的空间。可以结合中山本土传统优质产业进行强链补链,结合城中村改造丰富工业园区的生活配套,结合十大产业园的主题产业和灵活的用地政策持续加大招商力度。”市政协委员刘彦宁同样支持“三生融合”的城市发展路线。
■生物医药产业园区抱团发展壮大
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在我市具备深厚的发展基础,成功入选中山产业“新十大舰队”和中山十大主题产业园发展产业。中山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将构建健康科技产业“一基地六园区”空间格局,实现国家健康科技产业基地和华南现代中医药城、中山生命科学园片区、岐江新城健康服务业集聚区、民三原药港、深中合作创新区生物医药园区协同发展格局。
今年,九三学社中山市委员会提出《关于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助力我市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对“一基地六园区”如何发展提出具体建议。九三学社中山市委会委员、市政协常委邱晓明介绍,该份建议提出成立健康医药产业投资集团,为“一基地六园区”提供统筹规划和统一的园区服务、产业招商。“还要完善园区进入退出标准,打造国际高水平生物医药产业园区。”邱晓明建议。
同样,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上,政协委员同样关注产城融合发展的问题。邱晓明表示,在大湾区城市生物医药产业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产业园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人才的竞争,“建议我市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并重,推动产业建设与城市功能建设同步进行,结合大湾区城市国际化要求,合理布局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建设生命科学、健康生活示范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