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 首页> 视察调研 > 正文

市政协委员考察中国•翠亨文化艺术创作基地

发布时间: 2012年12月28日    作者:市政协委员 宋璋  
  2012年12月20日下午,市政协文化和文史资料委员会的委员,在陈锦霞组长和刘秀莲主任的带领下,连同南朗政协工作室的有关负责人,考察了位于南朗翠亨村的中国翠亨文化艺术创作基地。创作基地负责人赵海向考察组介绍了该基地的基本状况,并陪同考察组参观了部分艺术工作室和百多幅正在翠亨美术馆展览的名家美术作品,考察组详细了解了艺术家们在创作基地的创作和生活情况。
  市委市政府在建设"翠亨新区"的规划方案中重点指出“翠亨新区的建设要以孙中山文化为核心,创建两岸文化产业园,打造国际华人华侨共同的精神家园”。中国•翠亨文化艺术创作基地创办的“中国•翠亨海峡两岸艺术家美术作品交流展”应运而生。3年来,中国•中山翠亨艺术创作基地聚集了一批广东乃至国内外颇有影响的中国当代艺术创作实力的艺术家,大多是艺术院校功成名就的老师和他们执着的追随者。他们既有新时期中国实验水墨的领军人物;也有学院派写实绘画的一线画家;还有当代中国版画艺术的先锋画家;更多的是追求艺术理想的年轻画家的佼佼者。诸位艺术家有着不同的学艺经历和迥异的风格特征,他们较大的年龄跨度也让他们对艺术思考有着不同的侧重,可谓是各有千秋、各具特色,但相同的一点就是延续传承的不循陈规、不断创新的精神。“中山翠亨艺术创作基地”的艺术家是幸运的,中山翠亨的土地不仅为我们保存了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还以新中山的开放进取的风格气象为我们的创作提供了无限的可能。
  参观结束以后,考察组和南朗政协工作室的有关负责人就中国•翠亨文化艺术创作基地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座谈,座谈会上,委员们发表了自己的真知灼见。
  广东顺景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裁沈剑委员认为,艺术创作基地作为一个文化产业平台一定要有生命力,首先要做的就是让艺术家们在中山生存、创作,能够尝到甜头,能在这里赚到钱,如果单单只是给个地方住的话,很多地方都能做到,所以在中山起码应该由政府引领,打造一个文化实数市场,或者类似的平台,让艺术品够拍卖出高价钱,这样,艺术家们在中山创作,会有价值,有持续性;其次,我们的政府,要给这拨人要有一些荣誉,比如说这个人在中山创作了某个作品,能够获得世界性或者全国性的大奖,这个人可以当为我们中山的荣誉市民,不一定是海外同志,不一定是见义勇为的荣誉市民,另外,这些艺术家可以作为中山修身或者和谐的形象大使,这一举措比较吻合高素质人才的心理需求的期待,让他觉得是被这个地方所承认的,这个人和他的作品都可以代表中山作为联系海外华人华侨的纽带,甚至他们可以成为统战工作的载体;第三,艺术创作和普通教育要紧密结合,比如我们中山的中小学生有可能在看过这些艺术家的作品以后,甚至得到一些大师级人物的点拨和熏陶,或者在不远的将来,这一批孩子当中,也有可能诞生大师级的艺术家。从历史上看,中山也就是在海外因素和我们特殊的地理条件影响下,才曾经产生过诸多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革命家和艺术家。而现在,如此突出的人物却非常鲜见。
  来自中山奥理广告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志玲委员则认为:中国•翠亨文化艺术创伤基地作为全国首创的这样一个平台,前期的投入很大,包括政府的关注度也很高,但是作为这样一个基地,如果要长久地发展,一定要找到符合市场的DNA,它自身的魅力在哪里,如果脱离了政府和相关的投入,它能否可持续性发展,一定要通过这样一个基地给这些艺术家能够有一种增值或者附加值,那么纵观现在的规模还不够大,还不够有震撼力,现在的艺术基地只是作为孙中山故居的一个附带,而不是非看不可,应该从包装和定位上再做进一步的深入。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唐伶委员认为:中国•翠亨文化艺术创伤基地只是代表了中山的一个现象,这个现象比较分散,如何把它整合为一个产业链?不仅是对中山今后的基础发展有益,也对我们现在的产业转型升级是有益的,虽然中山的历史很短,但是我们有很多历史机遇,我们中山人要抓住,这些艺术作品不但要引人,而且要结合中山的发展来突出自身,那么也可以带动其它的发展。
  中山广播电视台副台长,文史委员会第一组组长陈锦霞认为,不应孤立来看待中国•翠亨文化艺术创作基地,而应该结合整个翠亨甚至南朗名人的故居,可否将二者结合起来,成为艺术创作基地与名人故居群的一个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