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在香港报刊发表宣言 反对英国支持广州商团叛乱
发布时间:
2005年04月07日 作者:葛培林
帝国主义列强对“关余事件”的失败是不甘心的。他们总要寻机破坏中国革命。当时英国汇丰银行广州分行买办陈廉伯,与盘踞在东江的陈炯明互相勾结,组织了一个武装“商团”,密谋推翻广东革命政府。英国政府知讯后,就派人对陈廉伯说:“如果你能够运动商团反对政府,我们英国便帮助你组织商人政府,你陈廉伯就是中国的华盛顿。”(9)在帝国主义列强的支持下,陈廉伯于1924年8月9日从香港偷运大批军火。孙中山发觉后,立即下令将这批军火全部扣留,并在黄埔港加以没收。8月14日,孙中山在大本营接见商团要求发还枪械的“请愿”代表,指出正在查究陈廉伯颠覆政府的阴谋。8月18日,陈廉伯煽动钱庄业罢市。8月20日,孙中山指示廖仲恺通缉广州商团团长陈廉伯。8月24日,广州工人集会,声讨陈廉伯、陈恭受,表示誓做广州革命政府的后盾。8月28日,英国军舰九艘集中在白鹅潭,将炮口对准中国军舰,进行威胁恫吓。8月29日,广州工军团、农民自卫队800余人向大元帅府请愿,要求讨伐商团。
面对英国军舰的挑战,孙中山更加认清了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本质。9月1日,孙中山撰写了《为广州商团事件对外宣言》和《致英国首相麦克唐纳电》,将其发表在1924年9月5日香港的《子刺西报》上。孙中山在宣言中指出:“我看出在英国帝国主义的这项挑战中,还有更深远、更险恶的用意。从十二年多的时间里,帝国主义列强一贯给予反革命以外交、精神上的支持,并给以数以百万计的善后及其他名目的借款可以明白,对帝国主义的行动。除了是摧毁以我为首的国民党政府的蓄谋外,不可能有别的看法。”(10)因此,现在“扫除完成革命历史任务的主要障碍——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干涉,以此为其议事日程的时期已经到来。”(11)孙中山在致麦克唐纳的电文中更指出:“正当我决定采取必要措施以平定叛乱时,英国总领事致函我政府,其中包含如下内容:
‘现接英国驻粤海军长官通知云:他已奉香港海军司令之令,如果中国当局向城内开火,则所有可动用的英国海军部队立即采取行动来对付他们。’
鉴于英国历届政府一贯在外交上和财政上支持中国的反革命,以及我政府事实上是现在抗击反革命的唯一中心。我只能断定,这份最后通牒的真义是要倾覆我政府。“(12)
孙中山的上述电文,麦克唐纳迟迟不予置答。于是孙中山在9月24日拟就了致国际联盟第五届大会主席莫达电,并将此电文发表在1924年9月26日香港的《子刺西报》上,公诸于世,进一步揭露了英国帝国主义者侵略中国的事实。正如电文中指出的:“英国对华政策仍然是坚持帝国主义的干涉行动,以及支持反革命活动以反对旨在建立一个强大、独立的中国的国民运动。”(13)
反动商团背靠英国帝国主义者的支持,开始发动武装叛乱。1924年10月10日,中国共产党广东区委会组织各界民众在广州第一公园举行纪念武昌起义13周年的“双十节警告会”上,周恩来以民族解放协会代表的身份发表了讲话,声讨反动商团和英国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罪行。会后,示威游行队伍遭到了商团军的公然开枪屠杀,当场死亡20余人,受伤和被捕者数十人,并构筑炮台、封锁市区,发动武装叛乱,并要孙中山下野,请陈炯明回来执政。当日,孙中山成立了平定商团叛乱的革命委员会,并自任会长。同时孙中山命胡汉民及各军司令必须严办商团。10月11日,孙中山令蒋介石把从苏联得到的八千枝枪械,用以武装工农。10月13日,革命委员会遵照孙中山手令,将广州商团机关一律解散并缴械,同时,令警卫军及湘、粤军之一部连夜回师广州戡乱。10月15日,广州革命政府命令工团军、农民自卫军、黄埔军校学生军及粤、桂、湘、豫各军出动,包围西关商团老巢。经过数小时战斗,迅速平定了商团叛乱。商团首恶分子逃往香港,其余的被革命军缴械投降。这是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的胜利,是帝国主义列强武装干涉中国、阴谋推翻孙中山领导的广东革命政府的一次彻底的失败。
注释
(1)(2)《孙中山三次在广东建立政权》第445页。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广东省委员会、广州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合编。中国文史出版社1986年11月版。
(3)(4)(5)(6)《孙中山全集》第八卷,第521、522、547、550页。
(7)(8)《孙中山年谱长编》(下)第1868、1871页。
(9)《孙中山全集》第十一卷,第381页。
(10)(11)(12)(13)《孙中山全集》第十一卷,第1、2、3、10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