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与香港工商界领袖商量裁兵筑路问题
发布时间:
2005年04月07日 作者:葛培林
1923年2月20日,孙中山在香港杨西岩私寓设茶话会,邀集香港工商界领袖四十余人商量在广东实行裁兵筑路问题。孙中山发表了演说。全文如下:
予此次来港,蒙工商各界到码头欢迎,殊深感谢。惜当时香港政府为保护予计,未许诸君下船相见,未免抱歉。但香港政府已向予表明意见,自后彼此互相协助,一致行动,各商人亦可与予一致行动。从前因各商家协助革命,为政府逮捕,今可无虞,当可与予一致行动。予所希望各商家者,亦系望其与予一致行动耳。当予前在上海时,北京政府及各省要人,均派代表来与予磋商统一问题。予曾发表宣言,主张先裁兵,后统一。予发表宣言后,当得各方面赞成,且有裁兵会之组织。惟曹锟、吴佩孚欲以武力统一,未表赞成,故事未就。但予为实践宣言起见,当从广东裁兵始。或谓广东若裁兵,他省来攻奈何?予将应之曰:兵不贵多而贵精,苟广东有一十万兵,将其裁去一半,余一半之精兵,当能卫省及保护地方而有余。至所裁之兵用以筑路,则全省道路自通,地方自然发展,则兵之工价,虽厚于兵饷亦无妨,而兵当甘于筑路,而不愿当兵也。不过筑路须款,是目前最要问题。然借款亦已有把握,因今日下午上海银行总理士梯云君请予茶会,余曾以裁兵借款事告之,他极赞成,愿向小吕宋、爪哇、星架坡(引者按:小吕宋今属菲律宾、爪哇今属印度尼西亚、星架坡即今新加坡)各分行借出,不须特别抵押,所用以抵押者,只将来所筑路,或其方法系将道旁之地以现在之价值定购,待路通价涨时,即以溢利还债。至借款用途,系照予日前宣言办法,系由本省农、工、商、学、报五界,各举代表一人,连同债主派出一人共同监督。若各商家赞成此事,和平统一之希望目的,当可立见。(7)
孙中山上述演讲的内容有三层意思:第一,反对以武力统一中国。第二,裁兵筑路,发展经济之计划,因为资金短缺,须向银行借款才能搞成。第三,裁兵筑路的目的是实现中国的和平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