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在香港大学发表演说 阐述革命思想的产生
发布时间:
2005年04月07日 作者:葛培林
1923年20日上午十一时,孙中山应香港大学的邀请,在香港大学礼堂作公开演讲。与会者约400人。在讲坛上与孙中山同坐的除陈友仁外,还有代理香港大学校长告罗•司芬,副校长布兰华特的夫人,香港西商会主席何约克•皮亚士博士及何东爵士。首先由告罗•司芬校长致欢迎词。香港大学学生会主席何世俭向师生和来宾介绍孙中山时说:“任何语言用来介绍孙先生都没有必要,他的名字是中国的同义词,他的经历,如果用书来记载下来,无疑将是最吸引人的事迹之一。如果爱好自由是伟大的考验,那么,中山先生将与伟大共存。现在在我们面前的,就是这一位中国伟大的人,一个真正的绅士和一个胸怀广阔的爱国者。”(5)
接着,孙中山身着长衫马褂,头戴礼帽,神采奕奕地发表了演说。他指出:“我此时无异游子归家,因香港及香港大学,乃我知识之诞生地也。中国对于世界他处之良好事物皆可模仿,而最要之先着,厥为改变政府。先社会中最有力之物,即为一组织良好之政府,中国则并无良政府,数百年来只有败坏一切之恶政府。我因此于大学毕业之后,即决计抛弃其医人生涯,而从事于医国事业。由此可知我之革命思想完全得之香港也。我经多年之工作组织,卒将满清推翻,而建立一民国以代之。凡民国以人民为主人,我之目的,即在使中国四百兆人皆跻于主人地位,而如何取得此地位之法,一般人似皆未知之。此次改革如造屋,旧屋已倒,新屋未成,将来造成之后,幸福无量。然十二年来复辟企图已有二次,一为袁世凯,一为清帝,均经失败。夫民国政治之未成功,乃因尚未全上轨道,而在过渡中耳。果欲中国长治久安者,必须首先完成此工作,即必须将新屋建造竣工。革命党所遭反对元素甚多:第一为满人,力图扑灭新思想。第二为官僚,务与革命党为敌。第三则为军阀。必此等阻力悉除,中国始能永久平安。”(6)孙中山演说结束后,忽然有五、六个学生将孙中山抬出礼堂门外,要求孙中山与大家合影。学生一边走,一边脱帽欢呼,孙中山也举帽为礼。大家欢声震天。直到下午一时才散去。之后,孙中山返回杨西岩私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