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正文

一、邓铿由香港回广州被刺身亡

发布时间: 2005年04月07日    作者:葛培林  
  邓铿(1886——1922年),字仲元。广东省嘉应州人。后随其父居归善。1912年广州光复后,任都督府陆军司长。此后十余年追随孙中山,信仰弥笃。后曾任粤军参谋长兼第一师师长。1921年10月17日,孙中山抵广西梧州。12月4日抵桂林,并把大本营设在桂王府,然后取道湖南,进行北伐。但陈炯明居心叵测,反对孙中山北伐。在孙中山“离粤出巡广西时,邓仲元知陈炯明阳奉阴违,难以信赖,乃拨自辖之一团为先生(引者按:指孙中山)警卫团,以其副官长陈可钰率之。”(3)另外,邓铿留守广东,一方面主持粤军军事,策划后方弹药和粮饷的接济;一方面又以监督陈炯明之责自任。这些都招致了陈炯明对他的忌恨。   1922年3月初,邓铿偕谢持赴香港迎接友人,除总司令部数位要人外,无人知晓。邓铿赴香港时,曾会晤陈炯明。当他从陈炯明的客厅出来时,陈炯明亲自将邓铿送至楼梯口,并且客气异常,为从来所没有。3月21日,邓铿由香港回广州时,在广九铁路大沙头车站突然遭到暴徒狙击,其胃部被子弹穿透。当时由陈炯明将邓铿送往韬美医院救治,邓铿自知在世时间不多,于是对家人说:“余才学不逮朱执信远甚,朱且先我而死,为革命党人,平日拼作牺牲,尔等无过伤也。天下不能容好人,付之叹息而已。”(4)在23日早晨五点多钟,邓铿去世。   邓铿被谋刺的事件发生后,“广东省政务厅长古应芬疑凶徒匿居香港,派夏重民赴港密缉,探得主谋暗杀者为海丰(引者按:指陈炯明)派陈达生(陈炯明族弟),使黄某贿买凶人为之。即密报香港政府,设法逮捕,以陈炯明暗中袒护,不果。”(5)   邓铿遇难的消息传到桂林后,孙中山十分震惊,于是致电陈炯明:“仲元遽以创伤,伤哉!平日忠于国事,勇于奋斗,前途之望,正复无量。壮年遽殒,不止粤中惜此人材也。”(6)此后,孙中山多次劝陈炯明面商北伐问题,但陈就是拒不见孙中山,并电辞本兼各职,而退居惠州。因此,在1922年4月21日孙中山下令免除了陈炯明广东省省长兼粤军总司令、内务总长三个职务,但仍保留其陆军部长一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