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正文

(四)关于东莞上沙孙氏来粤始祖

发布时间: 2005年04月14日    作者:邹佩丛  
  上沙孙谱在《孙氏世系原序》中提及孙固的事迹后,紧接着就叙述上沙孙氏来粤始祖孙常德的来粤经历,该谱载:“(孙固之)嫡孙常德公讳八郎,号员沙,仕元为杭州刺史 ,诰授奉议大夫。当元祚将衰,顺[惠]宗昏暗,刘福通、陈友亮[谅]、张士诚辈蜂起,生民涂炭,靡有宁居。公即洁身去乱,流寓于南雄之珠玑巷。建明,〈明〉太祖定鼎金陵,世泰时和,河清海晏。公之长子贵荣公、次子贵华公、三子贵绍公、四子贵武公复迁宝安 。贵荣公字子敬,居员头山 ,与我乡同邑,惟是。贵绍公字子厚,居三株竹,又名三多竹[祝] 。贵武公字子伦,居南海各府而各邑。贵华公字子贤,居上沙,遂为我乡之始祖,而实则本族之二世祖也。”又在《孙氏世系辨(依前辈抄来)》中记载到:“始祖常德公,讳八郎,乃元浙江杭州刺史。……因靖寇而至南雄珠玑巷寓焉。祖与东莞县伯何公交善,爰是卜居莞之员头山。长子贵荣公定省在家而世居于此。贵华公则偕二弟学游天下。贵绍公卜居三株竹。贵武公卜居南海。惟贵华公则卜居莞之沙头村,今则改名上沙。”关于孙常德由南雄珠玑巷迁居东莞员头山和上沙乡之因,在1932年6月上沙乡代表孙绳武等请修正总理始迁祖事迹致国民党党史会驻粤办事处主任邓慕韩函 中写到,“来粤始祖讳常德,号员沙,……迁居珠玑巷,与东莞伯何真相[公]公[相]友善,〈何〉真公并慕其品学,聘为西席 ,旋相偕来粤,至东莞员头山乡,即何真公乡之右邻。……常德公偕长子贵荣居员头山乡,未几,即雅爱敝上沙乡风景清幽,故一届暮年,即常颐养于上沙乡贵华公家内。”   查左埗头旧谱和上沙孙谱,知孙常德生于1298年,卒于1370年(即明朝开国第3年)。而员头山何真家族旧族谱又证实确有何真其人,曾任东莞伯,且有关史书亦证实何真于元末任荣禄大夫、明初被封为东莞伯 ,他生于1322年,卒于1388年,与孙常德恰为同时代人。由此可见,孙常德由珠玑巷迁居东莞员头山,是由于遇到何真,二人成为好友,后何真请其任西席,遂跟随何真至员头山。孙常德到员头山不久,因年老及喜爱上沙风景,遂搬到次子孙贵华家中颐养,卒葬“离乡八里许之土瓜山,俗名‘狮子滚球’者是也” 。   根据上述记载和有关资料,可知孙中山家族其姓始祖居住地(或食采地)为山东乐安(在今惠民县);其家族出自山西太原(今平遥县);其远祖是世居郑州管城县的北宋枢密院副使孙固 (主要在中原一带及开封任官,其后人因北方民族南下,徙居金陵、杭州定居,是为江浙人);其来粤始祖为孙常德,因元末农民起义,由杭州经江西至南雄珠玑巷避居,后徙居东莞员头山(今茶山镇黄屋、刘屋二乡)、上沙乡,是为员头山和上沙乡两地孙氏之来粤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