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正文

四、刘思复广州炸李准与香港之关系

发布时间: 2005年06月07日    作者:葛培林  
  1907年春,冯自由、李纪堂、汪精卫等,将革命党的机关设在香港普庆坊,刘思复并在此居住,直接参与研究实行谋炸李准的计划。不久,遂有“丁未五月初一日(引者按:指1907年6月11日)广州凤翔书院之爆炸事件。”(11)   刘思复(1884——1915年),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人。少有大志,好学能文。15岁应童子试,补博士弟子员。后专研究科学与算术。1902年,他与同乡志士徐桂等人在石歧城创设了演说社,鼓吹改革。后来他又创办了一所女子学校,以改良社会,振兴女学为己任。1904年,他赴日本留学,逐渐与革命党人交往,有志于革命事业。1905年秋,他在东京加入了同盟会。1906年秋,他到香港主持《东方报》笔政。   在许雪秋、邓子瑜等积极进行潮州、惠州起义之前,“惟闻清廷新任粤之岑春煊行将莅粤,水师提督李准日以拿捕党人为能事,此二人为党人大敌,非去其一,不足以消灭阻力,而张革命党之声势。因有选择实行委员会专任此项任务之议。刘思复久有是志,居日本时,尝苦心研究制造爆药之学,至是遂毅然自荐,引为己任。冯自由、汪精卫等咸赞成之。刘受任后,初在中国日报四楼密制炸药,继以试验不便,乃移至宝庆坊机关部,偶因试验失慎,为水银炸药击伤脸部,遂往澳门就医,而谋炸计划一时为之停顿。迨脸伤既愈,乃偕李纪堂赴屯门青山实行掷弹试验。”(12)因此,延至1907年5月下旬,刘思复始由香港赴广州觅地布置一切。并由香港机关部派张谷山、张伯乔、朱执信、胡毅生等人协助刘思复进行这项工作。   刘思复来广州后,由张谷山在城内旧仓巷凤翔书院中择一静密之房舍安排刘思复居住。然后刘思复“亲往踏查制台衙门、水师行台二处之来往街巷道路,以便着手。又与伯侨相约,如于五月初一(引者按:公历6月11日)早亲见李准已赴督辕参谒,即到凤翔书院门外报刘以暗号,而刘即可密伺李于要道而截击之。”(13)于是,在6月11日晨,刘思复“先装成炸弹一具,及配置第二具时,铁壳之螺丝边因有余药散落纹上,稍遇摩擦,立行轰炸。刘被爆伤面部及左手下部,五指全废,谷山闻声往视,则见刘尚挺然矗立,身首足皆鲜血狼籍。乃摇手语刘,使勿出声,自往邻近之图强医院,求医生伍汉持速往诊视。”(14)这样,没炸了李准,刘思复倒先受了重伤。   由于爆炸声巨大,被清官府巡警注意。巡警道龚心湛令伤者治愈后,在审讯究办。刘思复入院后,法国医生恐伤势延及全体,乃将其左手下部全行割去。清吏审讯数次,刘思复均自称三水人李德山,因试验化学受伤,绝不肯供招真姓名。其后因刘思复之聘妻丁湘田自香港到医院探病,粤中各报相率揭载,世人始知所谓李德山者即为刘思复也。   爆炸事件发生后,张谷山割须易服,转赴香港。冯自由闻讯,曾派员营救,因防范严密,未果。后来刘思复治愈后,粤吏审讯多次,均无佐证,遂判令解回原籍香山监禁。1909年,刘思复被营救出狱后,赴香港,专心研究《新世纪》所宣扬的无政府主义,思想发生变化。1914年4月刘思复在上海成立了无政府共产主义同志社,主张经济上政治上绝对自由。后来他成为民国初年中国著名的无政府主义者,有《师复文存》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