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正文

一、被中止的潮州府城之役与香港的关系

发布时间: 2005年06月07日    作者:葛培林  
  1907年2月中旬,以同盟会会员许雪秋为主要领导的潮州府城之役,虽然以布置未就绪而中途停止,但其策源地是在香港。   许雪秋(1875——1912年),亦作雪湫,原名有若。广东海阳(今潮安)人。新加坡华侨富商之子。他性情慷慨,任侠好客。因此,缙绅士夫、江湖侠客都乐与他交游。1902年至1903年间,福州人黄乃裳漫游南洋马来半岛,鼓吹种族革命,福建、广东侨民多为之感动。“雪秋以黄年高志壮,异常倾倒,遂纳交焉。是时保皇党所设星洲《天南新报》停刊已久,兴中会员尤列组织中和堂,侨商陈楚楠、张永福等创设《图南日报》,南洋各埠华侨革命思想日渐萌起。雪秋目击祖国时局艰危,隐然有逐满兴华舍我其谁之志。”(2)1904年秋,许雪秋邀黄乃裳、陈宏生诸人归国,翌年以承筑潮汕铁路工程及招募团练为名,聚众千余,约期起义,未发事泄,再赴新加坡。1906年,许雪秋结识孙中山,加入同盟会。“时总理(引者按:指孙中山)方有志图粤,闻雪秋历述早年在潮州经营革命经过,及其所配各地之潜势力,深为嘉许,立委任为中华国民军东江都督,使在粤省东江各属相机发难。”(3)   1906年冬,许雪秋由汕头至香港,在《中国日报》社,会见了冯自由,介绍同行的余既成、陈涌波加入了同盟会,并嘱其致电在东京的孙中山,起义条件渐臻成熟,请派人回国襄助,孙中山接电后,曾先后派廖仲恺、乔义生、方汉成、方瑞麟、李思唐、张煊、方次石及日本人萱野长知、迟亨吉等赴香港协助革命党人筹划举事。   在香港的革命党人会商后,决定于“丁未正月初七日(引者按:指1907年2月19日)分头大举,派定蔡乾初担任筹款。薛金福偕乔义生、李思唐、张煊、郭公接往饶平浮山埠布置一切。届期率众于夜间进攻潮州府城,黄伟斋率潮州府城内十八馆各同志为内应。余丑、余通、陈涌波、蔡德、吴焕偕、方汉成、方次石赴黄冈,黄德胜赴惠来,罗飞雁赴揭阳,谢逸桥、谢良牧、李次温、李子伟、吴东升等多人,藏匿于潮汕车站蔡家祠敌山台潮安内城各处,均预备响应,陈芸生、萧竹荷担任运动揭阳炮台兵弁反正。各项筹划均已就绪,乃期至而浮山之众,因遇风雨大作,旋聚旋散,黄冈一部遂亦无法集合,雪秋知机会已失,遂令各部暂行分散,静待后命。后数日风声渐露,同志薛金福、黄志、张顺数人被捕见杀,雪秋乃以善后委诸陈宏生,自赴香港,”(4)向冯自由报告起事中变情形。冯自由即向在越南河内的孙中山请示。孙中山复电谓:“此后起事时期须与惠州及钦廉义师约定同举,以便牵制清军。令雪秋万勿孟浪从事,致伤元气。”(5)这样,攻打潮州府城之役遂中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