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正文

一、往返香港 从事联络工作

发布时间: 2005年06月07日    作者:葛培林  
  从1902年1月至1903年3月,孙中山曾几度往返于香港,会晤中外有关人士,为日后大举做好准备工作。   1902年1月17日,孙中山由横滨乘“八幡丸”轮船赴香港,途经神户门司、长崎等地,于1月28日到达香港,住在士丹利(Stanley)街24号。(1)关于孙中山在这里的情况,据日本外务省档案记载:孙中山“今后之动静,据了解,似暂拟在此停留,未议将来往何处去,方针亦未定。”(2)到2月24日,孙中山乘“库柏蒂克(Coptic)号轮船离开香港又返回日本。孙中山在香港仅停留一周即离去,“或是为经费暂时来港,或是为易地疗养。总之不得其详。要之,去年1月中旬,孙之部下杨衢云在本宅教授学生时为暴徒暗杀;另该人在上海见外国人时,被告以此系不稳之地,该人亦有同样想法,故欲赶紧离开此地。”(3)这次孙中山在“香港的目的是与同志会合研究善后办法。”(4)12月3日,孙中山由香港抵达横滨。此后,孙中山先后在横滨接待了秦力山、刘成禺、张继等人的来访,并与章太炎、秦力山等人讨论了土地问题,初步形成了革命程序论。同时,各省留学生杂志《湖北学生军》、《江苏》、《浙江潮》、《新白话》、《直说》、《海外丛学录》等纷纷创刊,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热潮正在兴起。   1902年12月13日,孙中山乘“印度”号轮船到香港并继续前往西贡。(5)孙中山抵西贡后,转赴河内,发动华侨,建立革命组织,并与法国印支政府官员会晤,争取法国政府支持中国革命。1903年3月,孙中山又与法国驻香港领事馆官员拉法埃•罗(Raphael Reau)会晤。但此时法国政府的态度是“与中国革命运动的任何接触,都将与法国在亚洲的根本利益相冲突。”(6)有鉴于此,7月22日,孙中山乘法国邮船“亚拉”(Yarra)号从西贡返抵横滨。此时,在日本的中国留学生中掀起了拒俄运动,即反对沙俄背约,拒绝撤兵,妄图永远霸占中国东北地区的野心。另外,邹容撰写的《革命军》一书,已在上海出版,并在海内外产生了巨大的革命影响,并预示着革命高潮的即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