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革命风潮自此萌芽
发布时间:
2005年06月07日 作者:葛培林
庚子惠州之役虽然失败了,但它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军事力量,第一次真正显示了孙中山领导的革命事业在人民群众中具有强大的号召力。同时,逐渐唤醒了越来越多的人民群众参加、支持和同情这一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的革命事业。这个革命事业就是推翻清王朝,建立中华民国。诚如孙中山所言:
经此失败后,回顾中国之人心,已觉与前有别矣。当初次之失败,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咒诅谩骂之声,不绝于耳;吾人足迹所到,凡认识者,几视为毒蛇猛兽,而莫敢与吾人交游也。惟庚子失败之后,则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而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惜,恨其事之不成矣。前后相较,差若天渊。吾人睹此情形,中心快慰,不可言状,知国人之迷梦已有渐醒之兆。加以八国联军之破北京,清后、帝之出走,议和之赔款九万万两,而后,则清廷之威信已扫地无余,而人民之生计从此日蹙。国势危急,岌岌不可终日。有志之士,多起救国之思,而革命风潮自此萌芽矣。(20)
由此可见,人民群众对革命态度的根本转变,对孙中山来说是个巨大的鼓舞。从而增强了孙中山领导中国人民推翻清王朝,建立共和国家的必胜信心。
注释:
(1)(6)冯自由著:《革命逸史》初集,第66、67、72页。
(2)(7)(8)(12)(13)(15)(17)《辛亥革命》资料丛刊(一)第83、7、8、242、236、241页。
(3)《华侨与辛亥革命》(近代史资料专刊)第8、9页
(4)冯自由著:《革命逸史》第三集,第137页。
(5)《辛亥革命时期期刊介绍》第二集,第2页。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文化史研究室丁守和主编。人民出版社1982年10版。
(9)(10)(14)(16)冯自由著:《革命逸史》第五集,第16、17、20页。
(11)《孙中山全集》第一卷,第197页。
(18)(19)(20)《孙中山全集》第六卷,第23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