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旱年的回忆
发布时间:
2005年08月09日 来源:
中山政协 作者:萧宝耀
我写此文时已是六十四岁了,先后经过了四个旱年。现将印象所得,作为事实的记述。
1901年的天旱,我还在童年时期听人说过,这年“香山大旱灾,米珠薪桂,人民无以为生”。如孟子所说:“老弱填沟壑,壮者散之四方。”和唐诗所写:“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正是当时的灾荒写照。
1943年的旱灾:这年我已是四十四岁了,中山沦陷了两年,在敌伪凶残统治之下,人民痛苦呻吟,过着非人生活!不幸这年入春以来,经过三、四个月没有雨落,田地干枯,无水时田,禾苗枯死。在农历清明节以后,旱象已呈现出来了,农民靠天吃饭,愁眉苦脸,生活受到极胁迫。
中山县处在珠江三角洲西岸,居西江下游,河涌纵横如网。这年天旱,不过一百二十余天,便造成特大灾荒。仅石岐这个小城镇,原有人口五、六万人,饿死已达万人了。卖儿女,判人而食,成了人食人的社会,回忆起来,使人毛骨涑然,不寒而栗。
那时因旱灾,而家散人亡,流离失所,全家饿死,黑箱裸葬,已成为常惯闻的事。南郊蒲鱼小岗,具有一个深坑的乱葬坟,后人称为“千人塌”这就是当年路尸的埋葬处。浮泥线盖,以致暴骨于野,腐骸碎肉,恶臭熏天,过往行人,莫不掩鼻而过,视为畏途。早成这惨绝人的鬼世界,就是由于当时政府的贪官污里吏们只顾剥削农民,对于天旱的自然灾害漠不关心。地主奸商则无灾望有灾,小灾望大灾,借以为利,捞回一把。在1943年入春无雨,无水蔚田,敏感的谷米商人和地主,认定发财的机会已到,逃在澳门的石岐资本家李**,以及地主黄*何*等在澳门策划,派人返县,出商价向农村抢购存谷,并向农民大量预购禾花(即先定谷价给一部分价钱,待收获时取谷)。因这个外来刺激,弄到谷价凸起。而敌伪军和汉奸又勒收军谷,用暴力向农村搜索;在敌伪军力量及不到的沙田区,汉奸们又运用毒计,以敌伪在东北运来的鸦片烟土(所谓蒙疆土),压价卖给大天二,由大天二将谷物抵价交换,以充军谷。大天二又将烟土高价卖出,以毒害人民,这一毒计,使到农村谷价愈贵,大天二、汉奸无不大发其财。
这个偷龙转凤的毒计,被窜出在重庆的国民党政府知道,认为有大利可图,不借乘民之危,因以为利,变本加厉,加强毒害我沦陷区人民。便定出一个“麻醉药品外销计划”。内容是将几年来借禁鸦片烟为名,在四川、云南、贵州各产烟区强劫辑所获积存的鸦片烟土几十万两,以运赴港、澳外销,将款转购棉纱西药为名,交由南西运输公司运到韶关,化整为零,分涂外运。实则运到韶关后,由大天二代向沦陷区换取谷物,他们转手将谷物交给汉奸,向敌特机关换取棉纱西药。这样官僚、奸商和汉奸、大天二又结成一体,齐向沦陷区吸人血了。这一毒手,使农村谷物愈少愈贵,而农民受鸦片烟毒害日益增多。
1955年也有一次天旱:这年是新中国建立的第六年。这年中山也发生天旱,适在国家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由于有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初步组织起来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克服了当时旱情带来的许多困难,部分禾田虽因旱减产,但城乡经济和人民生活安定如常,没有受到很大影响,也找不到灾痕迹象。
1963年是有史以来的大旱年,从上年10月起连续5个月没有下过透雨。象这样特大旱情,如果发生在旧社会,就不堪设想了!但是我县虽然受到特大的旱情,而市面物价稳定,粮食充盈,其他副食、三鸟、猪、鱼类价格如常,保证充足供应。茶楼酒馆,日夜座客常满,电炬辉煌,没有半点灾情呈现。仅到“夏至”,新谷已告登场,石岐镇许多马路,也作了晒谷场地,所获谷粒,比之往年,尤为饱满金黄,真可说奇旱变奇迹了。这是由于有党的正确领导,以及发挥了广大群众积极性,尤其是农田水利甚本建设,发挥了很大作用。如机电排灌就解决了二十多万亩禾田,山塘水库解决了六万多亩坑田的用水,战胜了百年来的特大旱灾,夺得了旱年的增产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