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华侨、商界巨子马应彪
发布时间:
2005年08月16日 来源:
中山政协 作者:华键
二十世纪初,华人资本在香港商业显露头角,先后开设了先施、永安、大新和新新四大公司,这些公司招集侨资,皮具规模,尤以仿效外国新型经营方式,销售华洋物品,货真价实,生意兴隆,而名噪一时,以后又扩张到国内外各地,对振兴民族商业,有其积极作用,先施公司创办人是澳洲华侨马应彪,他不仅对商业有远见、有作为,具其爱祖国,爱家乡之热忱,向为人所称颂。
马应彪(1860—1944),今中山市环城区沙涌乡人,其父马在明曾以华工身份三扑澳洲淘金,但无所获,故马幼年只入书着三年,便以拾卖猪粪维持家计,二十岁,筹得旅费往澳洲谋生,初在矿山淘金,所得霏微,转而钟菜,马曾为学习英语愿不领工钱而求用于英人,以后自挑所种蔬菜到雪梨(悉尼)市场出售,同乡以其懂英语亦将所种蔬菜托马代理,后马在雪梨开设小厮,出售蔬菜,此是马营商开始,一八九0年,马集资先后开设永生、永泰、生泰三间果栏,经商有可经验,又受外国资本主义商业的影响,因而“见英人以商立国,泰于富强,慨然以振兴中华商业为已任”。一八九四年,马在香港开设华信庄及永昌泰金山庄,经营出入口货物,嫌办侨汇,一八九二年,集资开办先施公司,一九00年开业,马任司理,监督。一九一九年,港、澳、泸三处先施公司合并,马任总监督名誉总监督达二十余年。
先施公司的创办,确实体现了马应彪对商业经营的眼光和毅力。他把中外为商之道一炉共治,就是以诚实的服务态度,取得顾客的信任,所以公司命名为先施,据他们在先施公司开业二十五周年纪念会上说,是取法中庸君子之道四末节,“盖营业之道,首贵于诚实,倘未能以诚实施诸于人,断难得人信任,又以先施二字用于英文。亦有诚实之意,音义相同,故本此宗旨首创不二价”当时香港商店,货物品种不多,又不是明码实价,买卖不便,马有见及此,力倡开设搜罗百货,实行不二价的公司,但赞成者不多,集股不成,马不失信心,坚持已见,一八九九年,再度集股,获得澳美华侨十二人赞助,共集资本二万五千元,马被推为司理,筹备开业,先在皇后大道中购置三层铺店一间,大加装饰,地下和二楼均作售货用,又从乡间招徕男女二十五人,经过训练,成为待顾客诚实有礼的售货员,并实行购物无论多少,皆发收据,且星期日休息,社会上认为这样经营方式标奇立异,睽异不一,开张一月,股东中有一星期日休息和庸用女职工为借口,要求及早结业,马坚持不动,同年八月,公司的二、三楼遭台风吹塌,部分股东又重申结业,马不因挫折而气馁,一面将二楼经营的货物,迁到永安街新购店铺继续营业,一面筹划修建原铺,一九0四年,原铺修建竣工,大加刷新,营业蒸蒸日上,一九0七年,先施公司收益大增,除分派股息红利外,尚盈余九万元,一九0九年,扩充成先施有限公司,设懂事局,额定资本港币二十万元,此时又租用德铺道中连康乐道一连五间四层店铺,扩充营业,此数年间,获利四五倍,先施公司基础稳固,资本充足,从一九一二年至一九三三年的十年间,一面向国内外扩张,先后在广州,上海,新加坡,南宁等地开设先施公司或支店,还在英国伦敦开设办庄,一面又投资保险,置业和银行,兴办实业,开设保险置业有限公司,银行信托有限公司,办起了化妆品厂,后又成为化妆品有限公司。先施公司资本额不断扩大,一九二九年是港币一千万元,一九六四年又增至二千万元,一九七0年再增至港币四千万元,到一九七二年,先施公司资本额为港币一亿元,从一九六五年起,将四总行政建为二十七层大厦,一九七三年竣工,一九七五年,为纪念香港先施公司成立七十五周年的印发纪念册内,在《本公司七十五年经过史》一文中,赞颂了马应彪办先施公司的功劳,认为“先施公司之有七十五年之基业,实赖马君之毅力所尊下。”
马应彪是个爱国主义者,对祖国外受到强侵凌,内为清朝腐桥统治,国事日危,义愤填膺,故于一八九二年从澳洲回国后,回国后,满腔豪情,追随孙中山先生奔走革命,在来往省港的轮渡中,以唱圣诗传教为名,宣传革命,唤起民众,辛亥革命后,曾任广东都督俯拮务长,财政厅总参议,中山模范县训政委员扦财务主任,然以民国后政治不修,弃官回港,从一九一九年至一九四0年,连任先施公司总监督、名誉总监督。从商之余,热心社会公益活动,举凡慈经济,设医兴学,不遗余力,一九一五年广东西江发生水灾,马任筹帐会主席,先施公司捐款购粮并派人前往灾区救济,以后天津又发生水灾、又任筹帐会主席,至于社会医疗事业方面,马曾任广州红十字会主席,广州方便医院,光华医院,广东公医院,中山惠爱医院等经理,香港雅丽氏、何妙龄医院财务主任,发起创办中山岐光医院,并任主席。
马应彪热心兴学育才,尤其重视女子和儿童的教育。他认为“男校既有,女校不可独无”。于是倡办沙涌妇女学校,石岐世光女子学校,并任校长,还任中山女子师范建校董事,广东女子学校校董。对开儿童教育,他认“若论儿童,则国家之主人翁也。环观强盛之国。要先培养健全之儿童,以厚国家元气,此因积极强种之计划也”。可见马重视女子和儿童的教育,是有其卓见。他在家乡沙涌开办幼稚园、在明妇儿院,还担任该乡乡立学校和民众学校的校长,也是广州一民学校、培英学校、上海郇光学校和南洋商业高级中学的校董。香港开办油麻地富民学校和兼任校长。马应彪对广州岭南大学捐助甚巨,成为该校第一位华人校董。
此外,马应彪在家乡还兴建了沙涌公园,修筑街道,造福桑梓。沙涌乡亲公认他“素爱桑梓,热心家乡公益事业,造福乡人,建树之宏大,为沙涌历史所空前。”马在家乡兴办公益事业,因日寇侵略而中断,然而他的爱国爱乡精神,传之后世。一九八三年,马的后裔秉承他的遗愿,将家乡原在明妇女儿院大厦办成具有国际水平的沙涌先施学校,为振兴中华而培养四化建设人才作出新的贡献。
(本文参考香港先施公司董事局的《澳洲一华侨艰辛成功史》、马文辉先生《我的父亲》录音和香港先施有限公司(1900-1975)钻禧纪念册等材料编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