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正文

昨日的球星孙乾

发布时间: 2005年08月16日   来源: 中山政协   作者:余航  
孙中山先生的长兄孙德彰(眉)的嫡次孙孙乾其人,论血缘和辈分,应是宋庆龄同志的嫡次侄孙。能想象到这个年逾古稀目前侨居海外的政界名人,在风华正茂的当年还是一位驰聘球场,饮誉南国的球星吗? 孙乾老人的中学时代起讫于1923年—1927年间,是在南国花城——广州培正中学渡过的。培正中学的排球队在二十年代长期称雄广州,孙乾就是这个球队的主力队员。当时排球规定队员九人上场,队员位置固定,不许轮转换位,起初孙乾被安置在三排(即后排),每次出战他舍扑救险球时鱼跃的雄姿往往使对方最强的扣球手都为之惊叹、折服。后来被安置在二排(即中排)担任主攻手,他更是如鱼得水,得心应手,每扣一球,不仅落点刁钻,而其威力,往往就象落地开花的炮弹,使对方无法招架。难怪当年队友给孙乾起个“炮仔”(粤语,即小炮之意)的昵称。孙乾当年身高1.85米,用南国健儿的标准来说,堪称巨人。他不但身体素质好,而且跳得高、挥臂快、扣得重、吊得巧,掌握了比较全面的排球技术,成为培正中学排球队的主帅。1924年在武昌举行的中国第三届运动会全队参加比赛获全国冠军称号。以一个中学队竟然取得全国排球之冕,这在我国排坛是史无前例的,而孙乾之功实不可没。1927年在上海举行的第八届远东运动会,孙乾被选入国家排球队,参加比赛。结果中国队战胜日本和菲律宾队。荣获冠军。从而孙乾跻身于排球国手之列。 孙乾不仅擅长排球,在球类运动中,他是个多面手,无论篮球、足球、网球,都有一定造指,而当时的培正中学,在这几个球类项目的战绩至少在广州范围里是有口皆婢的。孙乾不仅是一个出众的排坛健儿,还是一个好骑手,同时也是一个业余的话剧演员。记得一出以1925年孙中山在北平逝世这桩震惊中外的大事为题材的话剧在培正中学演出时,孙乾扮演了孙中山先生这个角色,演得惟妙惟肖。 孙乾于1927年秋转学上海泸江大学,当时泸江大学篮球队拥有梁国权(也是培正中学校友)、陆钟恩等名手,早已蜚声申江,新来乍到的孙乾立刻被吸收为校队成员,从而使泸江大学篮球队不管如虎添翼,纵横上海篮坛,一时所向无敌。 孙乾在泸江大学只呆一年,就东渡日本学习军事,从而结束了他那虽然短暂却是战果赫赫的体育生涯。 昨日球星的孙乾,不仅以精甚的球艺,而且以良好的球风给二十年代的老球迷留下深刻的印象。孙虽身经百战,足迹踏遍港澳和当年半个中国,但他总是坚持大文明球,以球技制胜对方,不搞粗野动作。他十分尊重教练员,对教练员的指导,言听计从。他和他的中学时代教练员林超云(曾代表中国参加多届远东运动会的短跑名将)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既然白头宫女话开元天宝遗事已有之,那末我就授例记下半个多世纪以前一个球星的故事,温故知新,权当卷只洁繁的球坛史料的一则补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