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加中山华桥社团史料二则
[center][B](一)美国金山大埠之”阳和会馆”[/B][/center] 香山(现为中山市)同乡旅居美国金山大埠者颇多,未有同乡会之设也。清同治中,旅加科尼(加利福尼亚)之士铎顿埠,侨民以香山人为最多,东莞、增城、博罗、宝安四县人次之。其时,香山人设立一香山公所以联络乡谊。该四县人与香山人感情甚笃,遂联入香山公所为一家。后三藩市日渐兴盛,将香山公所迁出在拍思域街之间,地靠海湾之傍,每晨早即太阳,各梓友多以取鱼钓蟹为业,遂将香山公所改为“阳和会馆”,合五县之同乡而成之也。其且各邑人,日渐增多,于是东莞、博罗人另组义安堂,增城宝安人另组宝安堂皇,而香山人亦公都组织十个善堂,公办慈善事业日:同善堂、喜善堂、积善堂、敦善堂、集善堂、良善堂、德善堂、博善堂、乐善堂、归善堂。邑人溪角刘航(秋帆)、安堂林寿图(载伯)、龙眼树涌刘铸芳均曾任主席。 [center][B](二)加拿大维多利亚埠香山福善善堂[/B][/center] 香山人旅居加拿大各埠以云高华(温哥华)、维多利亚两阜最多。维多利亚阜之有福善堂,其发起者为恒美 李 鸿 源、李祥源、南村伍时多,溪角刘镇邦、庞头郑瑞安、石门王泰荣等。其始租赁民房一所,办理慈善事业,及祥源、鸿源、瑞安回粤,镇邦住美,时多物故后,主理该堂事务为鸿源之子锦周,助之者为吴子垣、李翰屏、王添寿、胡源等数十人。以所积六千元之基本金,买下该阜唏卢街毗连民房六所为业。及地价一涨,即卖出其中三所得数万元,以这翻造所砘三所为中层洋楼外,且拨多资以接济云高华阜建筑香邑神善堂。其时主云高华阜福善堂事者为濠涌方用,沙边孙基、梁晃及华栈号陈献廷、生昌号黄四好等,已买有实地,故建筑易也。 (以上两则华侨史料,录自前广东省文史馆副馆长郑彼岸所保存之《中山文献》、《华侨》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