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正文

介绍一个交通站

发布时间: 2005年08月16日   来源: 中山政协   作者:何金荣  
原属中山县四区的牛起湾,早在抗日战争初期就有地下党活动,也设产过交通站。 (一)一九三七年终,牛起湾村建立了中共地下党组织,党员有杨兆华、杨德裕、刘国扬、黄敏元四人。一九三八年,杨兆华调到石岐教书,参加党领导下的小学教师战时服务团,受石岐镇工委领导。一九三九年夏,杨兆华回村教书,发动群众抗日。当时还动员了他的爱人入党,参加抗先队。一九三九年终,国民党推行反共政策,解散抗先和妇协,原在石岐工作的党员郑振和黄淑文两同志被调到牛起湾,以教书掩护,继续进行革命活动。在一九四O年三月中山沦陷后,县委为便于联系一、二区和四、六区,绕过驻石岐的日寇和伪军的搜查,曾在牛起湾建立了交通站,由杨兆装党组织分家,牛起湾村地下党支部(小组)初时划归司徒毅生领导,后划归五桂山区领导。 (二)牛起湾村交通丫建立后做了大量工作。该上初时设在杨兆华家里,后来改在学校里和黄淑文借住的侨眷家里,一九四三年和一九四四年间,随着武装工作不断扩大和开展,交通站就搬到村尾的何元标家里。他家在山脚隐蔽,也便于疏散,是由杨兆华安排和领导的。这时杨日华、黄少葵、何元标、杨赞祥、杨昆海等人都参加了工作,交通站的活动范围更扩大了,而杨日华、黄少葵两烈士就是在一九四四年秋被日寇抓去,不幸牺牲的。 (三)当时四于五桂山区主力部队加强了对驻在石岐近郊的杜广中队、驻在一区的黄石生中队、驻在长洲的黄超、黄社雄中队以及驻在二区横栏的杨子江中队等抗日队伍的联系,牛起湾村主是个交通要道,地方党和武装党以及游击队的过往人员比较多,这个秘密的交通站任务就更繁重,工作也更加活跃了。一九四三年夏,五桂山区部队活捉了横行于牛起湾村一带的陈四根(林满部下、小队长)。林满匪部进行报复,派小队长郑尧(即矮仔尧)封闭了五桂山区设在起湾村(水日巷杨晓亭祠)的军粮仓库,但他们准备把粮食搬走之前,村中的党组织便发动交通站全体同志(杨日华、黄少葵、何元标、杨赞祥、杨华炳等),还动员了不少村民,在更深人静之时,破门入祠,一夜之间,把全部军粮安全运出,转移入五桂山区。林满知道,也莫奈我何。 一九四四年三月,我武装部队几次袭击石岐敌伪驻地和石岐北郊的张溪村伪护沙队,有些伤员就留在牛起湾村交通站医治,伤员中有中队长杨日璋,但到站时因伤重光荣牺牲了。又有一次,地下党送来一位女同志在交通站掩蔽和养伤,何元标的母亲服侍她、掩护她亲如一家,伤愈之后,她继续工作,还在何家住下达两年之久,人们叫她陈八姑,部队的交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