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正文

罗勒记遭殃记

发布时间: 2005年09月22日   来源: 中山政协   作者:双簧  
  1935年,国民党政府宣布白银国有,发行纸币,停止硬币流通,于是年11月7日实行后,全国经济更加快崩溃。当时先后发出的纸币,名称不一,最初为大洋券,(广东则有银毫券)继为关金券、金圆券、银圆券,名称虽有变更,但币值仍然一样低跌,而无法挽救国民党政府的命运。直至解放前三数年间,金融紊乱,达于极点。因此,这是人民叫苦连天,市面直接使用港币,视为闲事,甚至政府机关,亦采用港币或实物发薪。富家巨户,一有国币收入,立即找换港币或黄金,分毫不肯留存。因此,市面上港币常感求过于供,市侩隧乘机活跃,投机倒把,买空卖空。各家银号更多有私设电台,与港澳直接通报金银行情,大量炒卖港币黄金,非法图利,彼辈皆各有背景。早于当地贪官污吏,勾结一气,有恃无恐,绝无顾忌。独其中有罗勒记银号,因行径未通,致被缉拿,后经行贿了事,损失港币五六万元,兹记其事始末如下:   1947年间,中山县警察局,侦知罗勒记经营炒买炒卖黄金港币内幕,认为乃发财机会,立即派遣侦缉队队长苏镇海,率领警探驰赴罗勒记铺,大肆搜查,当场搜出港币二万余元,黄金七八十两,无线电台一部,进行没收,并将该店方某拘拿,解返侦缉队队部(地址在孙文西路兴宁里十号,当时名善洲别墅)锁禁仔一密室内,加重脚镣手扣,夜间则睡在污湿地上,几经哀求,始以港币三百元之“开锁费”,将脚镣除去,另以每晚务实元之租值,租用床板一副。方某被押月余,单床板租费一项,已用去二千余元,其他零星勒索,不计其数,稍不隧其所欲,即被如狼似虎之侦缉,拳殴脚踢,滥用非刑。罗勒本人虽因是日不在铺;,未被拘获,但以侦骑四出,终难幸免,故不惜重金,挽出在地方上有潜力者,向警局疏通贿赂,经过多次讨价还价之后,卒以港币二万元成交,方某获准保释,罗勒亦免再追究。计罗勒此次损失,连同当场被没收之港币黄金在内,达港币五六万元,罗勒记字号因而倒闭,落了个人赤濒于破产。   罗勒记一案,曾轰动一时,当日舆论,认为罗勒所为,扰乱金融,影响国家经济,本属罪无可逭。既经破获,自应依法严惩,不能草率了事。而竟受贿放纵,任令犯罪者逍遥法外,无怪炒卖之风,日盛一日。各家银号,决不因罗勒记一案稍为敛迹,反较前更为猖獗。私设电台如故,炒卖揸札如故,富有资财者,亦从事札揸,大量趸存港币黄金,影响所及,隧至米珠薪桂,民不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