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正文

青岗群众抗日活动的回忆

发布时间: 2006年01月05日   来源: 中山文史 第十、十一、十二、十三辑合刊   作者:陈 虹  
  光阴荏苒,在芦沟桥爆发起来的全国抗日战争,屈指已经过了半个世纪了。这段期间,我们的祖国,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我们不仅摆脱了三座大山的压迫和剥削,而且逐渐解决历史遗留下来的诸如香港和澳门等问题,中国人吐气扬眉的日子真正到来了。   借此纪念抗日战争五十周年之际,人作为一个年逾花甲的老人,也是这场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的见证者之一。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回顾一下这段艰苦的战斗历程,对于今后增强对四项基本原则的信心,为四化建设多贡献力量,是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的。   1943年春节后,在中山县第二区青岗乡小学当教师的张素羽同志,因组织工作需要,调往别处后,在当地抗日组织的决定下,我接替了他的工作。当时的职务是教导主任。这所学校共有教师四人,男的三人,女的一人。我们日间教书,晚上就和同乐会的青年朋友一起学习和搞些社会工作。   我们的青岗的主要任务是开展宣传工作。当时在乡中已经建立了一个青年群众组织,叫青岗青年同乐会,有三十多个青年参加,主要骨干有黄庆伦,黄金培,黄添物,黄金亢,黄连集,黄玉珍,黄绮云,林宗永,黄玉娟……等。我们协助他们组织起来后,中心的工作就是开展学习,学习的目的主要是使他们懂得抗日战争形势,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国为什么会成为半殖民地等,学习内容有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论新阶段》,艾思奇的《大众哲学》,钱亦石的《中国怎样降做半殖民地》等,同时还有抗日组织发来的材料等。因此,当时的青年组织精神生活很充实,能看到自己的前途;抗战必胜!抗战胜利后,还要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因此青年们都为追求这个目的而努力奋斗。   同乐会除了学习外,还出版了墙报,收到了一定的宣传效果。此外还着重做好统战工作,争取各方面的支持。当时青岗乡有一个挺三支队的中队长黄祖兴,组织上同于我们把他争取过来,以便成为抗日力量;还有当时青岗小学校长黄联安,也是较进步的人士,人们都主动多和他联系,得到他在各方面的协助和支持。这都是做好统战工作的结果。   在青岗乡同乐会的组织领导是中山县二区青年抗日救国会。那时,中山青年抗日先锋队早已被迫害停止活动,青救会是一个不公开的组织,我和同乐会一二个骨干都家入了青救会。而我在每个星期六下午都到塔园(沙溪?附近)过组织生活,汇报及接受任务。我们的联系人也是领导人就是刘达之同志。与我们一起活动的还有溪角中学教师刘志,他也是青救会员。   除了青岗,水溪有抗日活动的群众组织,申明亭等地也有活动,由于不同属组织范围,情况不大清楚。这里也可以说明,日寇虽侵入我国,但我国地大人多,而日喉兵力不足。在我们中山县,日寇占领了石岐,?角等点驻有少许日寇外,其余广大地区他是无法驻守的。广大人民群众不愿给日寇同志,我们就 这些条件进行秘密抗日活动。   抗日离不开武装。武汉失守以后,广州沦陷,国民党的武装不积极抗战,我们共产党就积极组织武装力量,广东各个汲取先后建立了抗日人民武装队伍。当时在二区的土地上,也有我们共产党领导的武装——扬子江中队。扬子江同志任中队长,中队副是杨添同志。有一次子江部队在广丰围和日军作战,有一些同志受伤,事后转移到青岗西堡掩蔽及治疗,区组织通知我发动同乐会青年同志捐款慰问,当我们带者款项和物品到西堡向伤员慰问,深深感谢伤员同志为广大人民群众作战流血。大家都是血肉之躯,我们也感到有点痛楚,同时亦十分痛恨日寇的残忍侵略。但伤员同志见了我们却忘了痛楚,喜形于色,说伤愈之后,继续上前杀敌。这对我们这些参加慰问的代表也受到很大的鼓舞。   我教完这一学期书后,组织动员我参加五桂山区游击队,我于是年八月十四日到达五桂山区,在那里我也见到青岗同乐会的青年同志陆续参加抗日武装斗争队伍。当年参加青岗同乐会的小伙子,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都逐渐成长起来了,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他们都有很好的表现,如黄金亢,在解放战争是成为二区下游的武工队长。青岗乡成为老根据地,二区的人民武装十三连,也在青岗驻扎。中山解放后,他们不少都成为县,区,乡的干部。有些同志如林宗永,黄植强为革命事业而光荣牺牲了。   当年毛泽东同志在《关于重庆谈判》一文中写道:“我们共产党人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从我切身的经历来看,当年青岗所播下胡萝卜种子,确实是生根,开花,结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