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正文

中山抗日民主政权

发布时间: 2006年01月05日   来源: 中山文史 第十、十一、十二、十三辑合刊   
  一九四四年初,全国抗日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抗日战场取得节节胜利,大大鼓舞了广大军民的抗日信心,提高了国家主人翁的责任感,纷纷要求建立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基础的民主政权,以巩固胜利成果,进一步加强抗日力量。   当时五桂山区的抗日力量也在不断的发展和扩大,这就需要有巩固的根据地来作依靠,也需要有自己的政权来做地方工作,以便解决部队的给养、医疗和兵员的补充。随着对敌斗争不断取得胜利,游击区逐步扩大和巩固,给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创造了条件。   中山抗日民主政权是根据一九四三年十月党中央提出的十项政策精神和一九四四年一月三十一日党中央关于《建立东江抗日民主政权的原则》,以及按照民主集中制和“三三”制的原则建立起来的。它是以各革命阶级联合起来既赞成抗日,又赞成民族并对汉奸和反动派实行民主专政的抗日民主政权。其总任务和目的是:发展巩固游击抗日地区的各抗日阶层的团结,调节各抗日阶层的利益,保护各抗日人民、改善工农群众的生活,镇压汉奸和反动派,更好地发动广大群众建立和巩固游击根据地,打倒日本侵略者。   一九四四年秋,五桂山区、谷镇区和滨海区,由下至上先后召开可乡、区人民代表大会,成立乡政府和区政府(或区筹委会)。同年冬,在石莹桥召开有各区乡代表一百多人参加的大会。正式成立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珠江纵队中山县行政督导处,选举叶向荣、阮洪川任正副主任。县督导处成立后,进一步加强对各区乡政权工作的领导。   中山抗日民主政权建立后,认真惯彻执行中央十项政策,支援部队抗日的同时,积极开展地方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群众福利等方面的建设事业。中山人民抗日民主政权是领导全县人民抗日的、新型的民主政权,它坚定地执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实施党的抗日民主十大纲领,团结各阶层人民,巾帼顽强斗争,克服重重困难,巩固了五桂山革命根据地,支援了抗日前线,迎接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以上抗日组织资料原载于市委党史办编印的《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四十周年专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