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五桂山抗日武装组织概况
发布时间:
2006年01月05日 来源:
中山文史 第十、十一、十二、十三辑合刊
[center]中山县五桂山抗日游击大队[/center]
五桂山抗日游击大队成立于一九四二年五月(它的前身是中山游击队主力中队、广游二支队一个主力中队),卫国尧、欧初(后)任大队长,谭桂明任政委、副大队长肖强、罗章有(后),政治室主任李进阶、杨子江(后)。抗日游击大队是受中共珠江三角洲中心县委领导的,谢立全代表中心县委来五桂山区直接领导游击大队。这支队伍活动于中山境内,是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的一支中山人民子弟兵。游击大队成立后,边杀敌锄奸,边壮大队伍,边建设根据地。在建立的一年零八个月中,先后经历了十一次较大的战斗,共歼灭敌伪七个半中队,缴获机枪七挺、掷弹筒五枚、长短枪四百多支,以及弹药、粮食等一大批。游击队神出鬼没地杀敌制胜,有力地震慑了这个地区的奸伪邪气,匡扶民族正气,添结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果,并取得人民群众政治上、经济上(军粮、军饷)的大力支持。游击大队在斗争中不断发展壮大,到一九四三年年底,游击大队已从最初两个中队九十多人,发展到七个中队四百多人,为一九四四年初成立的中山人民抗日义勇大队打下坚实基础。
[center]中山人民抗日义勇大队[/center]
中山人民抗日义勇大队是于一九四四年一月一日正式发表了成立《宣言》,三日在长江乡松埔村举行成立庆祝大会。大队长欧初、政委谭桂明、副大队长罗章有,政治室主任杨子江。义勇大队是中山县地方武装的抗日游击队伍,自成立以来,深受人民群众拥护和爱戴。她在珠江地区游击战争指挥部的领导下,始终不渝地高举抗日救国旗帜,在成立《宣言》中明确表达了“坚决打击敌伪,积极准备反攻,争取抗战胜利,实现孙中山先生的遗教,建立独立自由幸福的新中国、新中山!”的建队宗旨,中山人民抗日义勇大队初期以五桂山区根据地为活动中心,后来又伸延到平原和大河涌水网地带。他们团结广大爱国志士,坚决执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配合抗日友军,奋勇杀敌,锄奸除霸,英勇地拔除一个又一个的敌、伪据点,粉碎了敌、伪多次围攻。从一九四四年一月至十月,义勇大队先后进行了大小战斗十一次,毙伤敌、伪三百二十多人,俘敌三百四十多人,缴获轻机枪十二挺,各种长短枪三百多支,以及弹药和物资一批。狠狠地打击了日、伪的嚣张气焰和奸匪邪气,大长了广大人民抗日必胜的志气。在战斗中,这支队伍从原来的三百多人发展到九百多人,九个中队。中山人民抗日义勇大队在抗日救国战线上为党为人民立下的功绩永世不灭,千古留芳。
[center]珠江纵队第一支队[/center]
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珠江纵队第一支队,是经历过五桂山抗日游击大队和中山人民抗日义勇大队两个阶级段而发展起来、活动在中山的抗日武装队伍。
“珠纵一支队”成立于一九四四年九月,团级建制,支队长欧初,政委梁奇达,支队副罗章有,政治处主任杨子江,下辖十四个战斗中队(连),人树最多时达到八百八十多人。“珠纵一支队”在成立后的十一个月中,坚持和发展中山县的抗日游击战争,有力地抗击日、伪。在一九四四年冬至一就四五年夏,连续进行了九次较大的战斗,共拔除敌、伪重点据点七处,消灭敌伪九个中队(营、大队折合两个中队),缴获炮两门、机枪七挺、长短枪一百四十多支和粮食、弹药等一大批;这支队伍坚持“团结抗日”的原则,巩固和发展中山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并同专制独裁、暗中勾结敌伪、蓄意破坏抗日,制造内战的中山县国民党顽固派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在敌、伪、顽、匪联合对游击队进行疯狂扫荡的局势下,正确执行上级决定,分批、安全地将部队和党、政人员撤往东讲,保存了实力。“珠纵一支队”在中山活动期间,始终坚守“抗日、团结、爱民”的宗旨,受到中山人民的爱戴。“珠纵一支队”不愧是一支英雄的抗日队伍,也是一支代表人民利益的无产阶级战斗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