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初期中山的群众抗日组织
发布时间:
2006年01月05日 来源:
中山文史 第十、十一、十二、十三辑合刊
[center]广东省青年抗日先锋队中山县[/center]
广东省青年抗日先锋队中山县队(简称“抗先”)于一九三八年十二月九日,即“一二· 九”运动三周年纪念日,在县立第七小学(四区西椏)举行成立大会。全县各区乡的“抗先”队员二千参加。县“抗先”是在中共中山县委领导下以青年学生为主体的中山县抗日群众组织。有“抗先”队员三千多人。当时,考虑到建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总队长由国民党中山县县长张惠长担任,副总队长由当时中共中山县委书记孙康担任。县“抗先”设执行委员会,由国共两方人士联合组成。下设的秘书组、组织组和宣传组由我方负责处理日常工作。县“抗先”按照章程,采用全省统一的对徽、队旗、对歌。县“抗先”总部成立党支部,由县委直接领导。总部初期设在石歧县立第一中学内,后迁至孙文东东岳庙旧址。各区还先后成立区“抗先”队。
“抗先”成立后,积极宣传我党的抗日主张,他们上街头、下农村,用演戏、歌咏、刊物、墙报等形式,唤起民众抗日热潮,成为当时宣传发动群众开展抗日救亡运动的主力军。同时还组织武装队伍,参加横门保卫战,抗击日寇侵略。“抗先”在抗日群众中影响比较深刻,可是在一九三九年底,随着国民党反共逆流的到来而被国民党中山县当局强行解散。至此,成立只有一年的“抗先”队便分散转入地下活动。
[center]中山县战时妇女协会[/center]
中山县战时妇女协会于一九三九年一月在石歧成立,它是在中共中山县委直接领导下,以县、区“抗先”中的妇女队员为骨干,并吸收各阶层的妇女参加的妇女抗日群众组织。当时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妇协”的正会长由薛锦回(国民党中山县长张惠长的妻子)担任,副会长又刘紫云、梁秀芳担任。“妇协”的日常工作,由执委会负责处理,办公地点设在县立女子中学内。各区先后成区“妇协”支会。全县会员发展到一千多人。
“妇协”成立以后,在县委的领导下,组织宣传队下农村、上街头,积极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参加了支援横门保卫战,粉碎日寇企图进犯石歧的阴谋,取得了胜利。
到一九三九年秋,随着国民党顽固派反共逆流到来,“妇协”被国民党强行解散,停止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