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正文

忆长洲抗日游击干部训练班

发布时间: 2006年01月05日   来源: 中山文史 第十、十一、十二、十三辑合刊   作者:黄峰  
  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泸沟桥时间爆发,我国人民全面抗日战争开始,一转眼就50年了!回忆中山党组织领导中山人民抗击日寇侵略的峥嵘岁月,心潮起伏,思绪万千。现只从党在长洲举办抗日游击干部训练班的历史片断,看看中山抗日游击战争初期的粗略图景。   抗日战争的炮声刚打响,一九三七年八月上旬日寇就占领了我县荷包岛,第二年二月又占领了三灶岛起飞经石歧轰炸广州和韶关,有时还对石歧进行轰炸和扫射,民族灾难降临到中山人民头上了。一九三八年十月二十一日广州失守,紧接着佛山、三水、番禺、顺德、江门、新会都相继沦陷,中山县实际上已成了四面受敌的腹地。但是,中山人民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曾受过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熏陶和大革命的影响。抗战前一年,中共中山党组织又恢复了活动。根据省委要“全党抓武装”的指示。在中共中山县委的领导下,我们从发动群众入手,积极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展武装力量。经过党组织的艰苦工作,各种抗日群众团体如话剧协社、中中别动队、小学教师战时服务团、抗敌后援会、战时工作队、壮丁队、大刀队、救护队等等,如雨后春笋,遍及了城乡。在群众逐步觉醒的基础上,军民积极备战,建碉堡,挖站壕,掘公路,国共合作保卫中山的态势逐渐形成。一九三八年十二月九日,也就是“一二·九”运动三周年纪念日,广东青年抗日先锋队中山县队宣告成立,国民党县长张惠长出任总队长,当时中共中山县委书记(不公开)孙康同志任副总队长;各区抗先的区队长都由国民党区长担任,各区区委则选派党员担任副区队长。如一区抗先由区长刘逸平担任区队长,四区区长孙海筹、五区区长孙子静等也分别担任该区的抗先区队长。这就有利于抗先开展工作,减少阻力,使全县抗先工作大大活跃起来,成为当时中山抗战的一股中坚力量。   在这种形势下,中共中山县一区区委根据县委的指示,以一区抗先的名义,于一九三九年初在长洲举办了抗日游击干部训练班。该班设在长洲西堡大祠堂,由叶蔚文(即叶向荣,现任省委委员)以抗先队县队部特派员的身份任班主任,我任政治指导员,高平任政治助理员,杨牧任军事教员,黄颉管文体生活。学员均由一区区委通知石歧及各乡党支部选派党员和群众积极分子前来参加,计有:黄江平、黄鞅、黄社雄、黄衍樞、黄鉴明、黄伟贤、黄伟畴、黄耀钦、黄川佬、蔡添、黄泳嫦、黄佩兰、黄佩英、黄慕怡、黄惠芳、黄敏坚、梁冰、杜广、梁达初、马锐宾、黎义、黎冠珍、雷敏坚等六七十人。全体工作人员和学员均自带伙食,集中食宿,以适应战争环境的需要,只有极个别生活有困难的外乡学员只来听课,不集中食宿。在教学内容和教材方面,由于我从延安学习回来不久,就照搬陕公、抗大套。那时陕甘宁边区,要经西安、郑州、武汉才回广东,沿途会受国民党军警宪特的检查,不能把教材带回,去却把笔记本带回来了,还把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校风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带了回来。于是我们着重教好中国革命运动史、统一战线、游击战术、军队中的政治工作等几门课程,学习时间约为两个月。我记得学习期间跨过春节,长洲收获西河大蔗的时候,我们还在办班。   这个班的学员政治素质是好的,中共党员占学员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班建立了党支部,分队建立了党小组,还在训练期间发展了几个党员。训练的指导思想是明确的,就是为了打游击。在讲授统一战线和游击战术课中,都强调独立自主原则,坚持抗战,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坚持持久战,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保持民族气节等。因此,不论在反共逆流到来和沦陷时,绝大多数学员都能经受起严峻的考验。在学习方法上,提倡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边学边实践,全班人员经常到石歧或乡下向群众宣传抗日,激发群众的抗日热忱,取得群众的信任。石歧遭受日机轰炸时,全班人员都出动,奔赴受灾现场,冒着敌机还在扫射的危险,搬砖挖瓦,抢救灾民,深受市民的好评。我还带过班里的骨干经石歧华陀庙,入龙斜口,过新庵,到达五桂山的石鼓挞乡(当时这些地方属一区范围),视察地形地物,了解民情,准备在这一带打游击。杨牧负责军事课也抓得很紧,在大祠堂门前的地坪上,进行单兵教练和班排教练。在一次爬山散兵群作战教练中,下坡时很陡,高平、梁冰两位女同志都跌伤了,高还住进了医院,张惠长去医院看望过她。我们的学习、生活也是很艰苦的,孙康同志在四椏县立七小办的游击干部训练班时,我去上过课,还有可是可利用,有台椅上课。而我们则在空洞洞一间大祠堂,教员只有一块黑板上课,学员们没有台椅,就做在砖头、木头上听课,晚上睡在地板或干禾草上。有一次,区长刘逸平来视察,我们刚在吃午饭,他剪刀我们人人皆知捧着半边椰壳做饭碗,自削竹枝作筷子,只有青菜或大头菜做餸,但个个精神抖擞,抗日情绪饱满,也很受感动。我班临结业时到莲峰山实弹射击,每个学员分三发子弹,也是从区府弄来的。   我班结业时没有发文凭,也没有发证书,学员们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的表现,就是最好成绩的答卷,最有力的证明。一九三九年秋两次横门战斗,参加这个班学习过的同志几乎全部奔赴前线,或参加这个集结队作战,或参加救护队,或参加运输队,或参加慰问队,与当地驻军和其他抗先、妇协战友,共同战斗了二十多个日日夜夜,终于把日寇赶回海上去,取得了横门战斗的胜利。只可惜前线大胜仗,后方起内讧,反共逆流到来。国民党顽固派先解散妇协,后限制以至停止抗先活动,通缉孙康同志,为日寇占领中山扫除障碍,铺平道路。一九四○年三月七日中山县终于沦陷了!但是,我党领导的各区乡抗日队伍,仍高举抗日的旗帜,坚持活动,趁敌立足未稳,郑少康率队袭击雍陌驻敌,卢德耀、罗章友数人袭击大金顶敌人,谭桂明率队袭击崖口伪乡长和伪自卫队,我也亲自部署长洲游击小队,夜袭该乡伪维持会和伪自卫队,运用班里学到的游击战术,我方不损一兵一卒,就全部缴了他们的械,打死了伪维持会长,在敌军重兵驻守的石歧象在老虎颔下拔了它的须,震动很大。我们把队伍开至大南沙,与梁伯雄部和谭桂明率领的崖口乡警队汇合,组建和扩大由中山县委直接领导的骨干武装队伍。以后这支队伍划归珠江三角洲中心县委领导,转站南、番、中、顺四县,与其他兄弟部队一起,保卫西海,攻打浮圩,袭击市桥,在一系列战斗中,使队伍得到锻炼和发展,为一九四二年春回师五桂山,建立五桂山根据地下了基础。   我们部队在频繁而残酷的战斗中,培养出大批优秀的指战员。就拿曾在长洲游干班工作和学习过的同志来说,黄江平同志担任过南三独立大队大队长,以英勇善战闻名,威震南海、三水两县;黄鞅同志曾任南番中顺指挥部直属的逸仙大队(主力大队)大队长,机智勇敢,曾得珠纵领导多次赞扬,不幸于一九四四年一月三十一日在五桂山牛爬石反日伪十路围攻中壮烈牺牲;黄颉同志任二支队群众工作队政治指导员,支部书记,二支队长郑少康最近来信谈到他还高度评价和赞扬他,他不信于一九四四年七月二十六日在广州日军奔袭禺南植地庄时战斗中牺牲。杜广同志任中山人民抗日义勇大队民权中队队长,转移东江和粤中,一九四六年在同国民党反动派作战中不幸被俘,坚贞不屈,坐穿牢底,一九四九年肇庆解放时才从狱中拯救出来;黄社雄同志任地方党领导的长洲中队长,长期隐蔽在日伪重兵驻守的石歧近郊活动,一九四四年十月二十八日被土匪头子雷雄杀害;黄衍枢同志随部队挺进粤中,活跃在台、恩、开一带,任广东人民解放军一团二中队指导员,于一九四六年一月在恩平县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单看长洲乡最近查明并已领有烈属证的黄颉、黄鞅、黄社雄、黄衍枢、黄伟贤、黄伟畴、黄鉴明、黄耀钦、黄川佬、黄社鸿、黄佩兰、黄锦生、黄桂航等十三位中,曾在长洲游击班学习过的就占绝大多数。这说明我党领导的中山人民抗日武装,不断打击了日伪军和国民党反动派顽军,保护了中山人民的利益,维护了国家的尊严,我们赢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是来之不易的,多少战士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丧失了生命,多少父母失去了儿女,多少兄弟姐妹失去了亲人,我们付出的代价是很大   在纪念“七·七”抗战五十周年之际,回忆往事,缅怀先烈,深感要继承光荣的革命传统,奋发图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勇往直前! 1987年4月5日清明节于佛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