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正文

回忆独岗山战斗

发布时间: 2006年01月05日   来源: 中山文史 第十、十一、十二、十三辑合刊   作者:梁泰  
  一九三九年李辅群(花名李朗鸡)先后充任汪精卫汉奸军的旅长、师长和护沙总队长,指示其伪军盘踞在番禺县的市侨、灵山、顺德县的大良、容奇及中山县的大岗、谭洲等地后,凭藉日伪军势力,在这些地区横行霸道,霸耕“柏围”种植甘蔗,强占顺德、鱼窝头糖厂,残酷剥削压榨蔗农,是当地群众无法生活。与此同时,他还指使伪军勒索军谷、禾票,用大批粮食、物资支持日军侵占我华南地区。   一九四四年春,李朗鸡继续配合日军侵占太平洋一群岛屿和印度支那各地,出兵打通粤汉铁路,进一步威胁蒋介石。之后,他从市侨调动一个团委军约一千余人,以大岗、谭洲、义沙等乡镇为阵地,继续向中山县的黑沙、民众、三角、浪网、大南等地进攻,伪军所到之处即用水泥构筑碉堡,妄图长久占据这些地方。李朗鸡这些行动,大大损害了中山县九区“民利公司”的利益,逼使国民党“挺三”总队下令其所属的四个支队约二千余人反击李朗鸡伪军。当时我珠江纵队第一支队的一支隐蔽在国民党“挺三”以梁伯雄大队名义出现的部队,为配合友军打击日伪军队,便派出第七八两个中队一百多人,配合“挺三”的第一、二、三、四支队前往三角、民众等地开展反击行动。   我当时在郭苏永中队任班长,也参加了这次反击战。记得这次行动,梁伯雄大队长隧队指挥,副政委郑文及中队长郭苏永、谭惠光、梁冠等同志具体领导战斗行动。   当时友军“挺三”的队伍分布在浪网陈十顷、锦标等乡。为了联合行动,我们部队与友军在浪网乡政府召开了军事会议,决定采取放两头打中间的战术,即不打大岗、谭洲、义沙、、大南、鸦雀尾驻敌,而集中力量打敌人主力部队——驻防在三角五九顷围独岗山、黑沙及民众的伪兵。虽然,军事会议明确了参展各部队的反击任务,但时间过了二三天反击战还没有打响。我们九区梁伯雄部队市共产党领导的抗日队伍,旗帜必须鲜明。因此,经过郑文、郭苏永和班排连干部研究,决定带头打击盘踞在独岗山上的驻敌,以自己的实践行动,影响友军的战斗情绪。   一九四四年六月初的一天晚上,我们部队集中在民众三墩果围听了郑文同志的战斗动员后,由谭惠光同志将侦察到敌人驻地的地形图与作战方案摆出来,分班组发动战士讨论如何歼灭敌人。集思广益后,由大队下达进攻命令:指挥部设在独岗山边的小山坡观音庙内,主力队由谭惠光中队长负责指挥正面进攻敌人;梁冠中队副负责指挥一个小队三十余人,从后山爬过石崖,从背后偷袭敌人。整个战斗要求从三面夹击,全歼驻敌。   由于驻防在独岗山的敌人,没来得及构筑水泥碉堡,仅简单地搭了小葵棚和四周挖了散兵坑战壕。因此,有利于我们的战斗。战斗打响后,在三面机枪与步枪交叉火力掩护下,同志们很快冲上独岗山头,并集中火力向敌阵四周散兵坑射击,驻敌的竹葵小棚很快着火燃烧起来,很多伪兵当场被打死,大多数伪兵举枪投降,有六七个伪兵向山后的田逃走,但均被我埋伏在围基的同志抓住。这次战斗从开始到结束,不到一个小时就全歼驻敌一个排三十余人,缴获步枪十六支。其中击毙八九名敌人外,余下的均当了我们的俘虏。在战斗中,我军事务员邓记华同志(古镇人)光荣牺牲了。我部队歼灭独岗山上的伪军主力排后,给敌伪士气以很大的打击,驻守于五九顷的一连伪军害怕起来,慌忙携带三挺轻机枪向我友军投降。从而大大地鼓舞了友军士气。我们部队在独岗山俘获的伪兵移送给友军后,也起了作用。如我们在俘虏中查出一名迫击炮手,由“挺三”司令部转到四支队梁正处使用。驻防在民众兄弟庙的敌伪第六连,与“挺三”四支队交战时,梁正使用这个迫击炮手向敌碉堡开炮。仅三炮就命中碉堡,伪兵纷纷逃跑。伪兵逃跑时又被友军黄其仔大队人马从民众、尖尾围两路包抄截击。伪兵无路可走,便抢了群众的二三艘艇渡河,亦被埋伏于两岸的友军开枪射击。因而大多数伪兵在逃跑时掉落河淹死,其余伪兵被俘。在打扫战场时,友军从河涌里捞取轻机枪四挺,步枪四十余支。由于李朗鸡的四、六连被歼,驻防于民众黑沙碉堡的伪兵,当天便逃跑回大岗。驻防于大南沙各围和鸦雀尾的敌伪第三营,也逃回市桥。这样,李朗鸡伪护沙队向中山县九区三角、民众、黑沙、浪网、大南等地扩展的军事阴谋,便以损兵折将失败而告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