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圩战斗的前前后后
发布时间:
2006年01月05日 来源:
中山文史 第十、十一、十二、十三辑合刊 作者:吴桐
中山九区浮圩战斗,是在一九四二年五月下旬打响的。距今已整整四十五个年头了。
一九四一年十二月七日,日军偷袭美国太平洋海空军基地珍珠港,揭开太平洋战争的战幕后几个月,日军趁美军元气未复,继续大举进攻东南亚各国的广大地区,与此同时,日军为巩固其对中国的侵略地盘,组织重兵残酷扫荡广州外围,尤其是珠江三角洲地区。
一九四二年春天,当我党领导的中山境内的两支主力中队陆续开进五桂山的时候,敌、伪突然集中兵力,对九区进行“梳?式”的扫荡。
当时,国民党“挺三”(注:即驻守在中山和高鹤一带的国民党第七战区挺进第三纵队)袁带(司令员)所属的四个支队,都驻防在中山九区一带。这些支队都管辖有数量不等的大、中、小队兵力,而且各自有一定的势力范围。
这时,我党领导下九区的武装力量,仅有挂“挺三”第一支队第三大队招牌的梁伯雄部队,驻守在?沙。
日军对珠江三角洲的扫荡是十分残酷的。窜犯中山九区的敌人惯用远道奔袭,拂晓攻击的战术,然后进行“梳?式”的搜索、扫荡,对当地人民群众实行烧杀掳掠,他们无恶不作,气焰十分嚣张。在敌、伪进攻面前,当时九区除了梁伯雄大队坚持斗争外,国民党“挺三”的其他部队都避敌锋芒,撤到鹤山沙坪、三水芦苞一带。日军为达到彻底消灭活跃在广州外围的游击队,便派重兵进驻中山黄圃,其中约有两营伪军驻守浮圩。并以此为踞点,随时出动扫荡四乡。日伪这两个踞点,就象两颗钉子,钉在九区的心脏,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和我们部队构成极大威胁。
一九四二年春夏之交,我党领导的南番中顺游击区指挥部,为打开中山九区对敌斗争局面,决定组织力量拔除浮圩这个日伪军踞点。指挥部经过周密的侦察,作了充分准备之后,在旧历四月中旬,从五桂山抽调部队,向牛角沙、西就社等地集结。为了部队的安全,以及保证对敌作战的突然袭击,部队均隐蔽在桑地里待命,日间完全禁止走动,严密封锁了消息。领导同志则进行紧张的战前部署,对部队进行了战斗动员。指战员们早就想打破几个月来对日军所战的沉闷局面,因而动员后士气都十分高昂,个个摩拳擦掌,积极准备参加战斗。
记得战斗是在旧历四月十五日前后,一个明亮的月夜进行的。
当时,部队按照指挥部的部署,分两路前进。主力由谢立全同志亲自率领,欧初和中队长彭福胜在这路,负责正面攻击驻守圩内敌人的主力。另一路由杨日韶、黄鎏同志率领第一中队,负责消灭驻在圩南靠河的一股兵力约为一个加强连的伪军。我当时是第一中队的分队长(班长),负责带领突击组担任袭击这股敌人。
我们的部队从牛角沙西就社出发,经牛角沙南面的田野绕过牛角圩,向浮圩行进。在接近浮圩时,第一中队即离开主力,向预定的袭击目标前进。主力从隔河通过木桥要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