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正文

重记叠石阻击战

发布时间: 2006年01月05日   来源: 中山文史 第十、十一、十二、十三辑合刊   作者:钟史兵  
  一九三九年七月和九月下旬,日本侵略军进攻横门,企图登陆中山的阴谋被粉碎后,贼心不死,于十月四日清晨,又组织一路日军队从唐家登陆,沿着公路向石岐进犯,但受到又肖志刚同志带领的崖口乡警队的英勇阻击。敌人被迫全部后撤。次日清晨,日军再增加兵力,窜扰了崖口乡后,配合横门登陆的两路日军,继续向石岐进犯。国民党部队不战而逃,石岐就于十月五日中午沦落。日军进入石岐抢掠了大批文件、资料和物资后,在七日夜间窜会海上。自此之后,日军不断派兵和派飞机袭扰中山和邻近的新会、顺得等县。   十月十六日,日军从新会睦洲山嘴发兵,侵犯我县二区之叠石乡,即遭到我县守备队和民众抗日组织“自卫团”的激烈抵抗,这就是叠石战役。具体战况是这样的: 当日早上五时许,日军首先派出一架飞机,到靠近叠石的江边上空低空盘旋侦察,接着日军使用使用十艘橡皮艇,由慕洲结队开出,向江心驶去,直逼叠石河岸。 这时驻守在叠石乡的守备第四中队长黄得昌已接到排哨的电话报告,知道日军正向叠石驶来,立即通知弟兄们准备撕杀,他自己带了十个兄弟,爬上后山布置阵地,准备迎敌。   到天亮时,从远处可见的日军浅水舰,已从睦洲的山嘴向叠山驶来。当驶到江心时,又派放橡皮艇载着日兵,驶进我守备四中队一队的防线。同时,日机两架掠空而过,向我守备部队阵地开机枪扫射。子弹打在稻草堆和树林、芦苇上,却始终探不出我伏兵所在,原来一、二、三小队的一百零八名弟兄分别埋伏在靠江边的高地和沿小河一带的稻田,伪装巧妙,敌机没能识破,扫射一轮机枪后又飞去了,日军摸不清我驻防部队的兵力部署,始终不敢贸然登陆。   时约10点钟,日军以三艘橡皮艇载着二十余人开始试探性登陆,他们正冲向第一小队防地来。有作战经验的小队长陈忠元沉着指挥迎战,他等敌人进至距掩体三百米左右时,才打出第一颗子弹。信号一响,弟兄们跟着向日军射击,机关枪火力顿时压住敌人的前进。此时,浮在江心的敌舰,也不时向第三小分队的防地施放排枪,企图掩护登陆的日军。战斗最激烈的一道防线,日军又用橡皮艇再载二十余人增援登陆。我第一小队队长沉着指挥士兵,瞄准射击;又把进攻的日军压住。刹时,两个鬼子中弹倒在地上打滚,其余鬼子连忙散开,架起轻机枪向我防地扫射。   就在激烈战斗时刻,我一小队仅有的一挺机关枪出了毛病,机枪手李秀甜一时束手无策,这下急坏了班长林锦胜,他正要动手修理机枪时,后山我方阵地上突然响起清脆的机枪声。刹那间,只见敌阵沙土飞扬,日军又遭败落。原来黄中队长在危急把第三小队的风机枪调到山上,有力地挡住了敌人的前进。   日军进攻受阻,便派飞机向我守备部队的防线丢炸弹:一颗落在小石街上炸塌了一幢房子,另一颗落在防线的后面,炸得泥泞满天飞溅。   我守备部队坚持战斗,日军寸步难进。一直相持到下午三时三十分,日军左翼移动,同时进攻全禄。黄中队长马上打电话给防守全禄的自卫团,要他们坚守阵地。四时以后,叠石阵地的战争全线进至白热化。四时三十分,日军全面进攻全禄,我自卫团奋起杀敌,枪声大作,战斗相当激烈。由于敌众我寡,驻守全禄的自卫团成员大部分牺牲了,日军趁势在全禄登陆。   这时,日军继续 加强对叠石的攻势,五艘敌船近千日军在河边着岸,在日军飞机的掩护下,向我左翼的第一小队发动攻击。由于全禄阵地失守,我叠石阵地受到严重威胁,二小队阵地有堕入敌人袋形包围的危险。于是,黄中队长命令二小队战士退守和尚山。但新的防线还没布置好。后山的高峰已被日军占领,正俯向我守备部队阵地射击。黄中队长只得率众与敌展开和尚山的争夺战。可是,由于抵不住近逼的日军,加上敌舰上的大炮发炮轰击,守备四中队多次要求国民党军守备司令部派兵增援无着,后又接到撤军的命令,只得忍痛撤出叠石。   还值得记述的是,在全禄牺牲的自卫团成员中,象角乡有位抗日好汉阮焕伦。他是我国著名诗人、现任北京作家协会主席阮章竟的堂兄。阮焕伦自幼丧父,由阮章竟的父亲抚养长大。他少年时就起就有一股蛮力,好学武功,为人正义,青年时参加了民主革命,曾当过孙中山先生的卫士,在外奔波数十载,抗日战争开始他回到乡间时以年到五十岁了。约在1939年春,抗日民众自卫团征集人员,当时象角乡有几十名乡民自愿参加。乡长阮文兆认为阮焕伦有战斗经验,就叫他带领乡民到全禄参加保卫国土战争。在战斗中,阮焕伦英勇战斗,一只手被日军机枪打断,他仍然坚持战斗,不幸身中数弹英勇牺牲了。日寇投降后,人民群众为纪念阮焕伦等烈士功绩,把他们的遗骨迁往石岐南门,在迎阳公园内,建立了“抗日战争烈士纪念碑”供人们永久凭吊。   (本文是根据《中山民国日报》、《中山文献》第11期所载《叠石战役记》和象角乡阮章棣先生提供的史料写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