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正文

澳门历史问题述略

发布时间: 2006年01月17日   来源: 中山政协   作者:黄鸿钊  
历史研究 [center]澳∣门∣历∣史∣问∣题∣述∣略[/center] [center]—黄鸿钊—[/center]   鸦片政治以后,英、美、法等国先后强迫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取得了一系列特权。从此中外关系形势逆转,葡人立即揭去“恭顺守法”的假面具。企图破坏中国的管辖权,改变它在澳门的地位——从居留者变成统治者。   1843年夏天。澳葡兵头公然照会两广总督耆英,提出了七点要求: 一、废除每年五百两的澳门地租。 二、把三巴门以外至关闸的地区划归澳门,由葡萄牙派兵驻扎。 三、澳门成为各国商船贸易的自由港。 四、澳门的商税应低于中英通商章程的税率。 五、准许澳门船只参加五口通商。 六、废除关于澳门修理房屋和船只必须中国批准的规定。 七、内地输入澳门的货物由澳门负责征税。同时中国不得限制输入商品的数量。(27)   葡人提出这些要求,实质上是否定中国对澳门的主权,把澳门变成它直接统治的殖民地,并企图获得比其它列强更为优惠的贸易权利。但它的侵略阴谋未能得逞。耆英在同广东官员商议后,决定只同意对澳门管理上采取某些“量为变通”(28)的措施,允许葡人五口通商,降低澳门贸易税等等。面对葡人破坏中国管辖权的要求则予以拒驳。正如一个美国学者所说,到这时为止,“澳门的地位很象一个通商口岸,中国官员掌握着财政和管辖权,不过稍微放松一点罢了。”(29)   葡萄牙殖民者坚持它的侵略方针。1845年11月20日,葡萄牙女王颁布法令,悍然宣布澳门为“自由港,任命海军上校亚马勒(Amaral)为澳门总督。葡萄牙大臣法尔康并指示行将上任的亚马勒:“要维护这个殖民地的绝对主权”。(30)1846年4月21日亚马勒到达澳门后,不断制造事端,阻挠中国在澳门行使主权。1849年3月5日,亚马勒颁布公告,宣称;“不能容许一个外国海关在澳门办公”。(31)11日亚马勒率领葡兵袭击澳门海关,砍倒海关大楼前飘扬着中国国旗的旗杆。“钉闭关门,驱逐丁役”。(32)两广总督徐广晋对这起严重事件处置失当,未能给殖民者的武装挑衅行为以有力的打击,而愤怒的澳门义士沈志亮则率领一群农民向亚马勒进行袭击,惩处了这个罪恶累累的殖民主义分子。虽然如此,1849年的澳门事件仍然造成了无法挽回的严重后果,它使葡人达到了几百年来梦寐以求的侵略目标。此后葡人不断强化其殖民统治,并伺机向澳门附近地区扩张,先后侵占了关闸以南的塔石、沙岗、新桥、沙梨头、石墙街、龙田、望夏、荔枝湾、青州等村庄,以及凼仔、路环二岛。基本上形成了澳门现有的地理区域。与此同时,葡人又企图同清政府谈判,签订条约,逼使中国承认即成事实,从法律上确定其对澳门的占领。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间,葡人通过这种种渠道,企图同清政府谈判,但都没有达到目的.   八十年代中期出现了对葡萄牙外交讹诈有利的形势。由于清政府官员的昏庸无能,使得1883年至1885年的中法战争打了胜仗反而签订屈辱和约。这种情况大大鼓舞了帝国主义的侵略野心,盘踞澳门的葡萄牙殖民者跃跃欲试,乘机渔利。当时清政府即因战费的开支弄得国库空虚,又因创设海军和推行新政需要集资,急于实行鸦片税厘并征办法,以增加财政收入。1885年7月18日中英两国签订烟台条约续增专条,对鸦片进口税厘并征问题作出具体规定:每箱鸦片(一百斤)向海关缴纳税厘一百一十两(其中关税三十两,厘金八十两)之后,即可在内地畅行无阻。清政府利用这项规定把应由各省征收的厘金纳入国库之中。但是若要有效地实行鸦片税厘并征,必须厉行缉私,防止漏税。1886年5月19日清政府派邵友濂和赫德前往香港,同英国当局商定一项有鸦片在港澳地区征说和缉私的办法,可是香港当局却声称这种缉私办法必须以澳门答应同样办理为前提。“澳门若不肯照办,则香港亦不肯应允”。又说,“愿中国劝澳门而不勒迫”。(33)这就迫使清政府要求于葡人而不得不与之谈判。由于葡人已经从英国人那里或知。“洋药税厘并征专条如没有澳门的合作就不能实现。”(34)因此与葡人谈判必然会受到讹诈。据赫德估计,“为了谈判,我们必须答应签订条约,而任何条约如果不用若干字句承认葡萄牙在澳门的地位,是决不会被接受的。”(35)身为中国谈判代表的赫德公然表示要作为葡人的“朋友和顾问身份行事”。(36)8月10日赫德与澳门总督拟订了两个文件,作为中葡正式谈判的基础。其一是“拟议条约摘要”,共四条:1、“澳门并澳门所属之地”,“现允葡萄牙国永远驻扎管理”,2、葡萄牙答应“会同中国在澳门设法相助中国征收洋药税项”;3、中国人民犯法逃往澳门,“由澳门官严拿交送中国办理”;4、葡萄牙国人民逃匿内地,由中国官送交葡萄牙办理。其二是“续订洋药专条”。即在澳门实行鸦片税厘并征和查缉走私的有关条款。共二十条。其中规定:中国必须撤走设在澳门附近的关卡和巡船,并允许葡萄牙占领对面山(葡人称为拉巴岛)和马溜洲的二个小岛。(37)赫德背着清政府同罗沙秘密达成上述两项协议后,一方面于8月30日电告其亲信金登干准备启程前往里斯本谈判签订中葡条约,另方面于9月至10月间返回北京,用斯骗哄吓手段迫使总理衙门接受葡人的要求,10月27日赫德在送交总理衙门的报告中说,如果中国想得到港澳协助查缉鸦片走私,那就必须答应葡人的要求。他认为葡人的要求永驻管理澳门并不过分,至于中国设在澳门附近的关卡停办之后,“粤署地方虽少得税厘,然不停办,则国家少一税厘并征之益,何得因小失大,自当如此办理。”赫德还极力主张割让对面山给葡人,他说:“照现时形势,中国不能以对面山地方有所作用。而让借于葡萄牙管理,于澳门地方安抚事宜,间有关系。”(38)这个报告充分暴露了赫德为葡萄牙殖民者效劳的咀脸。清政府为了实现鸦片税厘并征办法,被迫同葡人继续谈判。1887年3月26日签订了“中葡里斯本条约”。值得注意的是,代表中国草签这个条约的居然是英国人金登干,他是赫德的亲信。当时任海关驻伦敦办事处的代表。“草约”包括下列四款:一、签订一个包括“最惠国条款”的通商条约:二、葡萄牙人永居,治理澳门和它的附属地;三、未经中国同意,葡萄牙不得将澳门让与他国;四、澳门在鸦片征税问题上仿照香港办法给以合作。(39)在签订草约的基础上,葡萄牙于7月派罗沙来北京同中国政府举行谈判,12月1日中国代表孙毓汉和葡萄牙代表罗沙联合签署了“中葡和好通商条约”。中葡条约共五十四款,另有两个附约,内可分为通商问题、澳门地位问题、以及鸦片税厘并征查缉走私问题等三个部分,条约重申同意草约第二、三款关于澳门地位的原则,并决定澳门租让维持现状。“彼此均不得增减,改变之事“,等待双方派员会勘之后再订专约。   1887年中葡条约迫使清政府正式承认葡萄牙占领澳门的现实,从而使殖民者达到几百年来梦寐以求的侵略目标,不过澳门不同于一般的殖民地,葡人虽然获得了永居和管理澳门的权利,却仍然承认澳门是中国的领土,没有中国同意,不能把澳门转让给其它国家。中葡条约是英葡两国合谋讹诈中国的产物,帝国主义分子赫德的阴谋活动对缔结条?,起了特殊作用。因此赫德常常自我表功,声称他“已使葡萄牙大 有所获”。 葡萄牙政府也多次向赫德表示了感激之情。 [center]四[/center]   综上所述,澳门主权的丧失是葡萄牙几百年来侵略的结果。在侵略澳门的过程中,葡萄牙殖民者除了使用武力之外,更多的是采取贿赂手段。当它混入澳门贸易和居住之后,又以缴租纳税,恭顺守法等来骗取中国政府同意其长久地居留下去。而最后则依靠其它大国的支持,用武力驱逐中国驻澳机构和官员,完全占领澳门,并迫使清政府签订条约,承认既成事实。然而,对于这段不光彩的侵略史,殖民者一向躲躲闪闪,千方百计掩盖其真相。为了替殖民者涂脂抹粉,说明侵占澳门有理,还蓄意泡制了所谓“驱逐海盗得澳说”。始作俑者是葡萄牙的耶苏会士鲁德昭(A lvarez de Semedo),他在1613年出版的一个小册子中说,澳门海盗云集,劫掠四方。中国人无法驱逐,求肋于葡人,事后以澳门相酬,于是葡人开始在岛上建房屋定居 1665年意大利耶苏会士利类思又补充说,澳门海盗的头子名叫Chang S1Lao(中译为张西老或张四老),于是澳门起源于驱逐海盗的说法不胫而走,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到了1847年,葡萄牙殖民大臣美卢·伊卡斯特洛(Matinho de Mello e Castro)发表备忘录,公然声称,由于葡人驱逐海盗有功,因此“在争论中的(澳门)主权问题,建立在征服的权利的基础上,这是由葡萄牙人的武装和流血得来的。“ 但是澳门历史上根本没有海盗,也没有张西老这个人,它只是一个渔港,而不是匪巢。所谓驱逐海盗一说完全是无是生有的无稽之谈。   葡萄牙盘踞澳门四百年间,除了经营转动贸易之外,还大肆掠夺人口,贩卖奴隶,偷运鸦片等以牟取暴利,使澳门烟窟、赌场、妓院林立,成为藏污纳垢的场所。中国人民一贯反对葡萄牙占领澳门,他们同殖民者进行了长期的斗争。   1887年中葡条约谈判期间,两广总督张之洞代广东民意,多次上奏章申明中国主权不容侵犯,反对同葡人签订条约。被强行并吞的澳门附近各村不愿做异族统治下的臣民,“屡次绅民呈词。深以入洋籍、输洋赋为耻,情词愤激,不约而同。” 他们自发组织起来英勇反抗殖民者的侵略,拒绝向葡人交纳地租和捐税。1909年至1911年中葡两国举行澳门划界谈判期间,广州、香山和香港等地人民分别建立“勘界维持会“,充当政府外交谈判的后盾。香山县的九十八个乡村组成联合民团。 购置武器,积极操练,准备“赌一战以收回澳门“。 1922年澳门工人举行总罢工,抗议澳兵凌辱中 国妇女,枪杀群众百余人的严重罪行。1947年广东省参议会通电全国,敦促政府收回澳门。受到许多省参议会的热烈响应。1952年7月澳门葡兵炮轰拱北,挑起“关闸事件”。在我人民解放军开炮还击后,被迫赔偿道歉,并把关闸外设立的岗哨撤回澳门。1955年葡人筹备纪念所谓“澳门开埠四百周年“,企图在澳门树立一座歌颂殖民主义的丰碑。这一新的挑衅行动引起我国人民的无比愤慨。《人民日报》、《南方日报》纷纷发表社论,揭露葡萄牙的侵略史,重申澳门是中国领土,中国人民有权在适当时候收回澳门。在中国人民的强烈抗议下,葡人只得宣布停止纪念活动。1966年11有至12月间,澳门同胞发动强大的罢工罢市和示威运动,抗议葡萄牙当局血腥镇压群众的新罪行。这一切充分表明,中国人民一向反对葡萄牙的殖民统治,要求收回澳门主权。现在澳门回归祖国的日子不远了,我们深信,挣脱了殖民枷锁的澳门,在祖国的保护之下,必将有着灿烂辉煌的美好前景。   让我们举起手臂,欢呼澳门的新生! [center]注 释[/center] (27)《道光朝筹办夷佃始末》卷70,第1——4页。 (28)《道光朝筹办夷佃始末》卷68,第27——28页。 (29)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第1卷,第362页。 (30)杰塞斯:《历史上的澳门》第270页。 (31)《中国丛报》(《Chinese Repasitory》)1849年10月号。 (32)《道光朝筹办夷佃始末》卷80,第24页。 (33)《清季外交史料》卷67,第22——23页。 (34)“1886年11月5日金登干来函Z字第451号”《帝国主义与中国海关》第6编,第19页。 “(35)1886年7月11日赫德去函Z字第269号”《帝国主义与中国海关》第6编,第1——2页。 (36)“1887年1月17日全登干来函Z字第461号”《帝国主义与中国海关》第6编,第43页。 (37)“1886年10月27日赫德申呈总理衙门京字第1794号”(附件二三)《帝国主义与中国海关》第6编,第9——11页。 (38)“1886年10月27日赫德申呈总理衙门京字第1794号” (附件二三)《帝国主义与中国海关》第6编,第7页。 (39)王铁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1辑,第505——506页。 (40)王铁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1辑,第505——506页。 (41)“1887年3月31日赫德致金登干电,新字第960号”《帝国主义与中国海关》第6编,第84页。 (42)“1887年4月15日金登干致赫德函Z字第476A号”《帝国主义与中国海关》第6编,第84页。 (43)杰塞斯:《历史上的澳门》第30页,又参见张天泽:《中葡通商研究》第92——93页。 (44)利类思:《不得已辩》第43页。 (45)“粤督张之洞奏澳界胶葛太多澳约宣缓定折”《清季外交史料》卷73第6——8页。 (46)“香山勘界维持会特别会议评论”《香山旬报》1909年第34期第11——13页。 (47)茶圃:“今后之中葡交涉”,《国风报》第1年第26号第38——3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