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正文

中山的风俗与中原文化

发布时间: 2006年01月18日   来源: 中山政协   作者:李汉超  
[center]中山的风俗与中原文化[/center] [center]李汉超[/center]   中山(香山)人的族姓来源多自南雄珠玑巷,他们迁来香山后结合居住地的条件,还保留着自己过去的习俗。从现存考察,比较盛行的有春节、元宵节 、清明节、浴佛节、端阳节、盂兰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节等,兹略述如下:   春节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山民间最盛行的风俗。春节在农历正月初一,封建朝代就是新年元旦,所以正月初一这天又有“三元”(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之称。   辛亥革命后,中国废除了封建帝制,采用世界通用的新历,故将旧历改称农历,农历正月初一改称“春节”。春节前夜叫除夕,未到除夕中山农村家家户户清洁卫生,炸煎堆,蒸年糕,贴春联,有的还贴上门神,备酒备肴准备过节。到了大年初一,中山城乡上下,人人兴高采烈,燃放鞭炮,走家串门,互相拜年祝福,热闹数日。这种风俗,与北方无异。   元宵节在农历正月十五。中山有的地方群众喜欢在这天吃汤圆,小榄镇称“食水榄”,表示欢庆大地回春的第一个月圆之夜。过去元宵之夜,有家家点灯,出灯猜谜之俗,猜中者有奖。元宵从唐代开始,已有由官府组织民间搞大型的赛花灯活动,唐玄宗曾有“金吾驰禁,与民同乐”的说法。以后历代王朝都坚持这个传统习俗。元宵节又称中国情人节,古代元宵节晚上皇宫开禁让百姓进入赏灯,所以,许多家教极严的子女就乘此夜出,到市面观灯,因而成了许多痴情男女相会的良宵。南宋朱淑真诗云:“去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青衫袖。”这首诗,比较真实地描写出当时青年男女相爱之艰难的境况。近代中山青年思想开放,婚姻恋爱自由,更加充实这个传统节目。   清明节原是春秋时代晋文公纪念贤臣介子推的日子。据史载,介子推曾随晋文公流亡国外十九年,后文公重掌政权,赏赐随从臣属,介子推不愿受禄与母隐居棉上(今山西介休东南),文公派人找不到他,就放火烧山想逼他出来,但介子推宁死不肯下山听封,抱木焚死。文公为了推崇介子推的品德和记住自己的这个过错,便下令这一日(清明节前一天)禁止烟火,表示纪念。故此,这一日又叫寒食节。第二天,文公还亲到郊外吊祭介子推。因晋国是当时的盟主,这种风俗很快传到各诸侯国,以后,百姓都仿效诸侯在清明节踏青扫墓,纪念先人,遂形成风俗。由于中原历代战争频繁,人们颠沛流离,很难能准时在清明这天回乡祭祖,便逐渐将祭祖时间延期为一个月。清明扫墓的习俗,中山人与中原人也是相同的。   中山人现时风俗与古代中原习俗相同的,还有农历四月初八的浴佛节,五月初五的端阳节,七月初七的乞巧节,七月十四的盂兰节,八月十五的中秋节,九月初九的重阳节,九月廿八(11月7日)前后的冬节等。这些民间节日中,与我们中山先人南迁关系密切的是盂兰节。本来,农历七月十五是中元节,佛教传入中国后,便有“谁要替趋势或在世的父母解除厄难,可用盆盛百味五果供佛,用钵盛水饭泼喂饿鬼”之说,所以这风俗又叫“鬼节”或“盂兰节”、“盂兰盆”,在天竺语意为“解民倒悬”。后来这节日迷信色彩更浓,逐步发展到烧衣纸,抛食物,打醮祭鬼,因而不值得提倡。为什么七月十五的节日,在中山及岭南地区要改为七月十四?原来是南宋末年元兵南侵,百姓提前一天祭祖过节,以避兵扰,以后沿袭下来。中山人有所谓“冬节大过年”的讲法,这也与古代中原的遗风有关。古代中原冬节是个隆重的节日,冬节就是冬至,是我过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每年从冬至起,白昼增长。是一年的开始,因此,二十四节气一冬至为首。过去中国以农立国,历来对冬至十分重视,每逢立冬之日,各家都要全家团聚,欢乐饮宴,以示庆贺。唐代诗人杜甫曾有“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之句。中山人对冻结的习俗是很认真的,“冬节大过年”一点不假。   中原的饮食文化对中山民间习俗也是有影响的。前文说到的吃汤圆原是中原文化的食俗;春节期间中山人之炸煎堆、炸油角、蒸年糕,也是沿袭隋唐古风,端阳节的食粽风俗可上溯更远。远古时,以牛角祭祀土神以示敬重,毕竟牛在古代是贵重之物,所以平民百姓便以长叶裹成牛角状物作祭品,但不同的地区因物产不同,形成制粽之材料不相同,其形状也各异,后来,这种食俗竟和纪念屈原联系起来了。八月中秋节吃月饼是盛行全国的饮食风俗,源自唐宋,而在各地自成风格,出现京式、苏式,广式、潮式等风味不同的月饼,各有渊源。中山人在节令饮食风俗方面,还有一些有趣的俗语,如说“夏至狗,无地(方)走”,其实也是古代中原的古老食俗。狗在古代曾作主要的肉食,汉高祖是最爱食狗肉的高阳酒徒,他的大将樊哙、灌婴原是屠狗卖肉之辈。吃狗肉能强壮身体,古礼有“士无敌不杀犬豕”之说,古代请客,祭祖都曾用狗肉,史记云“秦人以狗御蛊,俗谓夏至宜食狗肉”。意谓夏天多流行性疾病,夏至适宜食狗肉,以增强抵抗力。中山人先祖多来自中原,故在夏至食狗肉的习俗一直沿袭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