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正文

中山是概况和经济近貌

发布时间: 2006年01月19日   来源: 中山政协   
[center]中山是概况和经济近貌[/center]   中山市是我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故乡,故称香山县,1925年4月为纪念孙中山先生易名为中山县。1983年12月22日,经国务院批准改为中山市,1988年1月7日国务院以国函[1988]6号批复广东省任命政府,同意将中山由县级市生为地级市。   地理位置:中山市位于东经113°9´—113°45´,北纬22°11´—22°46´,将珠江三角洲南部、西北江下游、珠江口西安的沿海地区。市区北距广州86公里,西与江门市一河之隔,南连珠海市经拱北通往澳门,东临珠江口,距香港54浬。   面积及利用:全市总面积为1683平方公里,令海面172平方公里。农业用地面积120 万亩,种植水稻、糖蔗、蚕桑和养殖塘鱼等,另有山林水果面积50 多万亩。   地形和土地结构:中山市的地面土层,原有大陆架隆起的土地和珠江口冲积的淤泥相结合而构成。西北部和东南部属肥沃的冲积平原,中部是丘陵山地。平原占全市总面积的68%,丘陵山地占8%。境内河流纵横交错,主要有洪奇沥、小榄河、石岐河、横门、磨刀门等六条主要河道。五桂山山脉横亘其中,并分成五桂山、大尖山、旗山、南台山、白云迳、长腰龙、周东坑、飞云洞、卓旗山等九个山列,最高的山峰——五桂山峰,海拔541.6米。   气候:中山市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亚热带气候。季风气候比较明显,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冬春以吹偏北风为主,夏秋以吹南风为主。1月份平均气温为13.2℃,7月份平均气温为28.4℃,全年品魂为21.8℃。降雨量集中在4至9月,平均为1600—1800毫米。   行政区域:全市共有33个区镇,327个村。市区石岐是中山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人口:至1986年底,全市共有107万人,其中市区石岐12万人。   中山市个侨乡,中山人旅居海外已有百多年历史,现有华侨20多万人,分布世界5大洲65个国家和地区,还有旅居香港、澳门的乡亲约30多万人。   港口和交通:孙中山先生生前曾提出在中山县建立港口的愿望,他的遗愿已经实现。1984年建成的对外开放口岸——中山港,位于珠江口八大口门之一的横门水道,是个外海和内河两用的天然良港。港口东出五浬,便是珠江口,与国际航线相通,东南距香港54浬,南距澳门52浬,离中山市区7公里,航线四通八达,国内可通往沿海各大城市,国外能直达东南亚各国。先建成5000吨级码头一个,1000吨级驳船码头3个,中外合资的“中港客运联营有限公司”经营的双体快速串“秀丽湖”号,以与1985年2月正式与香港通航,后又增加“逸仙湖”号投入航运,每天往返香港6个班次,档次航行单程航行1小时50分钟,该港区陆域占地面积42平方公里,岸线10公里,一个新兴出口加工区正在附近崛起,第一加工区已建成标准厂房及生活区8.5万平方米,第二加工区正在加紧建设。   中山市交通运输四通八达,广珠公路纵贯全境班车直通广州、江门、佛山、茂名以及珠海市、澳门等地。   经济发展近况:民国时期的中山经济和生产停滞不前,几乎没有工业,农业常因天灾人祸迭连歉收。1949年10月,中山获得解放,在中国共产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工农业生产得到逐步的发展,特别是自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山市充分利用毗邻港澳和华侨、港澳同胞众多的优越条件,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发展社会生产力,工农业生产和对外经济贸易更加蓬勃发展。1980—1987年,全是工农业总产值由9.2亿元增加到38亿元,提前13年实现了中央提出的产翻两番的目标。其中工业总产值(不含乡村工业产值)由5.3亿元增至26.83亿元,增长了4倍。1987年,全市国民生产总值22.34亿元(按1980年不变价计算)为1980年的3.5倍,城镇职工平均年工资2236元,农村人均收入1076元,分别比1980年增长2倍多和4倍,社会安定,人民团结,安居乐业。   中山市积极开展对外经济贸易合作,尤其在吸收外商投资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近9年来,引进先进技术设备6万多台(套),生产线230条,与外商办“三资”企业156间,签订“三来一补”合同10823宗,办起了57个出口商品生产基地。目前,全市工厂达4000间,工人13万。64个行业,近4000个品种。其中市、镇(区)属全民、集体工厂600多间,职工10万多人。建材、化工、机械、电子、印刷、纺织、日用轻工、食品、造船、医药等20多个,3000多种产品,其中出产品140多种。全市设有13个外贸专业公司,6个地方进出口公司,43个出口专业厂、专业车间,3个对外港口和11个起运点。主要经营食品、粮油、水产、果菜、土产畜产、轻工、工艺、纺织、丝绸、化工、机械、五金、矿产、医药等15大类商品。年出口额超100万美元的重点商品有40个,尤其是珠锈服装、石岐乳鸽、杏仁饼、濑粉、鱼制品等名优产品远销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深受外商欢迎。对外贸易不断扩大,1987年,全市出口总创汇达2.1亿美元。   旅游设施:中山市是明闻世界的孙中山先生的诞生地,因而被誉为“名人胜地,绿水青山,南方小城,富庶侨乡”的新兴旅游城。著名的旅游点有翠亨村孙中山故居、石岐孙中山纪念堂、阜风文笔、西山古寺、中山温泉、高尔夫球场、长江乐园、菊城小榄等。近5年来,全市共引进发展旅游业资金2.9亿港元,已建成有岭南园林特色和现代化设备的宾馆12间,包括山水园林配套的中山温泉宾馆、22层的中山国际酒店、19层的富华酒店、环境优雅的长江宾馆、翠亨宾馆、以及香山酒店、中山酒店、京华酒店……等,拥有客房2000套、床位4000张,餐位6000个,新型商场2000座,旅游车200多辆,成为省内和港澳地区的短线旅游热线,开放以来,已接待游客1074万人次,其中外国人67万人次,华侨、港澳同胞412万人次,旅游营业收入近9亿元,其中创汇4000多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