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正文

我国早期著名音乐教育家----萧友梅

发布时间: 2006年02月08日   来源: 中山政协   作者:小麦  
[center]我国早期著名音乐教育家----萧友梅[/center] [center]小麦[/center]   萧友梅(t884——1940)音乐教育家、作曲家。字雪朋,号思鹤。广东香山人(祖居香山石岐城西兴宁里,即原中山咀香园加工场的萧家祠)。因萧友梅自四岁便随父亲到澳门定居,在澳门生活十年。   萧在1901年至1909年赴日本,在东京音乐学校和帝国大学留学(含日本文科毕业,宣统元年部试奖给举人),1906年加入同盟会,热情支持孙中山先生,当过孙中山的秘书,得孙中山先生赏识。    1913年又赴德国,在莱比锡音乐学院和莱比锡大学学习,获哲学博士学位。1920年归国,先后任教于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音乐体育专科、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和北京艺术专门学校音乐系。   1927年,在蔡元培支持下,在上海创办我国第一所音乐院——国立音乐院。长期致力于中国音乐教育事业,在创办专业音乐教育机构和培养专业音乐人才方面作出过重要贡献。他是冼星海的音乐老师,我国著名音乐家贺绿汀、刘雪庵也是他的高足。萧友梅于1924--1928年间编有《风琴教科书》、《钢琴教科书》、《小提琴教科书》 、《和声学》、《普通乐学》,都是我国较早的音乐教材。论著有《中西音乐的比较研究》, 《古今中西音阶概说》、 〈中国历代音乐沿革概略》等。较早掌握西洋近代曲理论,进行专业音乐创作,作有一百多首歌曲,两部大合唱,两首弦乐四重奏、两首钢琴曲《哀悼引》、《杨花》,《新霓裳羽衣舞》 (均改编为管弦乐曲),一首大提琴独奏曲,歌曲《问》、《五四纪念爱国歌》、《国耻》等,表现了爱国思想。歌曲《南飞之雁语》、《女子体育》、《落叶》、《踏歌》也颇有影响。他的人部分歌曲编入《今乐初集》、《新歌初集》和《新学制唱歌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