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正文

中山县地形志的编纂回忆

发布时间: 2006年02月08日   来源: 中山政协   作者:何大章  
[center]中山县地形志的编纂回忆[/center] [center]何大章[/center]   中山县于1940年间设有中山文献委员会,负责组织地方志编纂工作,由邑人郑彼岸主持。1946年聘广东省文理学院教授何大章为委员,编纂中山地理志,一订了地理志规模提纲,有历史沿革、地质、气候、水、文、土壤、人口产业、聚落、交通诸篇,阅三年以《中山地形志》先行出版。全书约100页16万字,内有(一)地形生成;(二)平原地形,平原河道,平原演进与海岸;(三)山地地形,山地地形体构造,山地岩石与地形演进,山地地形侵蚀面,山地海岸地形;(四)海岛地形,海岛分布形势,海底地形与海道演进等章节。编者运用当代最新之地学理论学说,吸收关于珠江三角洲及华南地体构造观点资料,给合自己在当地多年实地考察,调查编写是书,资料新颖而确切,系统清晰,叙述详细,亲历其境。描写逼真,阐阅地形由来与演进,尤其山地海岸地形侵蚀面一节与海底地形一节,观察深入,穷研窍指点山水,历历如绘,对土地利用,海港开发、交通建设,海道航行有供参考价值。序文三项,主编郑彼安指明,本书地形形志是地方之一,对一个地方,一项地理现象而能阐述如此详尽,前所未有,尤其从新地理学观点,致力于科学发现,有所创新。不只对于本地、对华南山地海岸,对珠江流域水利也有很好贡献。代序二项:代序一,引用《中山地理志》“导言”一节介绍当年中山地理优势,指出生产问题,与社会经济建设方向;代序二,引用《中山地理志》“沿革”一节指点历史人口、经济产业发展与政区建设,资料确切。这是《中山地形志》与《中山地理志》的概括与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