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县的第一台拖拉机
发布时间:
2006年02月08日 来源:
中山政协 作者:李炽康
[center]中山县的第一台拖拉机[/center]
[center]李炽康[/center]
一九四八年,一台拖拉机经常从石岐民生路北路六十四号太原第(总理故乡纪念中学基金委员会石岐办事处),驶出驶入,奔跑在马路上。这台机车前头有两个小车轮,上面直竖一条约二三尺高的排烟管;后尾有两个较大的车轮,上面安装着一个圆盘形,没有盖顶的驾驶单人坐位。机车是用手开油盘,启动发动机时,要人在前头大力手摇起动的。机车全身油上深红色,车身写有英文INTERNA TIONAL(联合国的)。这就是中山县的第一台拖拉机。
这台拖拉机联合国的救济总暑农村复兴委员会拨给总理故乡纪念中写基金委员会的。当时共拨给全套拖拉机(包括圆盘锋利、钉齿耙等)两台,载货卡车一辆,抽水机大小各一台和一些零件。纪中基金委员会早已配有学习机械的大学毕业生张凤仪,将这两台拖拉机安装好,好容易教会纪中基金会的同事驾驶。故此,石岐的群众,在三九年前,常见这两台拖拉机,在石岐马路、东镇车路、岐关车路行走。
一九四八年秋收后,这台拖拉机曾到一区沙涌恒美替农民试验犁田。当时许多农民涌到田头观望。该乡是我县著名侨乡,有一位归国的老华侨说:“我未回国前,在‘花旗’(指美国)早见有机械犁田,又快、又好,我很想买部回来耕田,可惜没有这么多钱,你们有这样拖拉机替农民耕田,很好!”
这台机试犁田时,须预先将田水排干,使田土干实,如有渍水的烂碰田土,或田土未够干实,便会滑轮,不能走动,甚至陷机入泥。当时,沙涌恒美乡的田土不够干实,曾出现陷机入泥的事故,这是中山县机械犁田的开始。
一九四九年冬,中山县解放时,这两台拖拉机,由纪中基金委员会交给中山县人民政府建设科接收暂管。一九五一年政府接管沙蓢广丰围,成立中山县示范农场,并于一九五二年底与粤中示范农场调换了稻香围,这两台拖拉机便拨给农场使用。这也是广东省最早使用的拖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