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军站长刘啸天
发布时间:
2006年02月10日 来源:
中山政协
[center]空军站长刘啸天[/center]
刘啸天,又名斗善,字蕴馨(1905——1940)·香山(中山)县沙溪镇龙瑞村人,父亲刘永廉,是旅新加坡华平时随机学习飞行,但不是正学员,尽管已学会飞行本领,只领得见习员证,未发毕业证书。所以,啸天在1930年10月又考入广东航校学习,是第五期56名学员中年纪最大的一个,1931年4月2日毕业,被委任为广东空军飞行员。
1932年4月,刘啸天随张惠长到了香港,1932年冬又随杨官宇、刘植炎等到了福建,任19路军航空队飞行员,后任福建人民政府航空大队分队长。
1933年4月夏,19路军奉命从顺昌城向红军进攻,反被红军包围,粮食将尽。刘啸天奉命驾机各19路军空投面饼等食品,飞机被红军打穿了孔,人机没有伤亡,直至红军与19路军协议停战,空投任务才算完成。以后刘啸天还参加过接待被扣留的两名南京飞行员,和抢救福建政府航空队飞机活动。福建政府失败后,刘啸天搭乘太古轮船到了香港,不久和刘植炎一起返回家乡。
1935年夏,刘啸天在家乡结了婚。1938年刘啸天经刘植炎介绍在欧亚航空公司任飞行员, 负责来往韶关至香港一线。中山沦陷后,刘啸天一家人到了香港。1939年刘啸天与航校五期的三、四位同学,结伴从香港转入内地,到了四川成都,参加中央航空委员会举办的“站场人员训练班”受训,结业后,刘被分配到西北甘肃省河西一个偏僻机场任站长年累月农历7月因脑溢血死于任内。当时,由他的弟弟刘鸿业签领了一笔抚恤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