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军跳伞教官容兆明
发布时间:
2006年02月10日 来源:
中山政协
[center]空军跳伞教官容兆明[/center]
容兆明(1911——1937)·在美国出生,祖籍香山(中山)县斗门龙坛村(现归斗门县)。父亲容嵩光,是老同盟会员,参加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1923年被孙中山委任为美国圣荷西埠中国国民党通讯处主任、筹饷局主任,积极支持和协助孙中山派往美国的国民党特使林森,发动华侨筹款,兴办航空学校。
容兆明1928年入美国“波音”(BOENG)飞机公司攻读航空机械,后又到得克隆斯州(TEXAS)学习飞行技术,成绩优秀,获得美国驾驶双发动机大型运输机的飞行许可执照。同时,他的跳伞技术精湛,曾在美参加跳伞表演获得奖状。1930年毕业后回到祖国,在广东航空学校任高级飞行、机械和跳伞教官,是中国训练跳伞技术第一人。
由于容兆明航空技术全面,1933年被派往英国考察深造,专攻航空兵器,一年后回国。1934年广东空军积极发展航空工业,除扩大广州飞机修理厂外,还在韶关新建飞机制造厂。广东空军司令部,为加强对这两厂的领导,特设机械科,容兆明被任机械科科长。他参与设计“复兴”号,“羊城“号轻型轰炸机,装配德国“漠莎”号中型轰炸杨工作,为培训航空技术人才,促进祖国航空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1936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前夕,广东空军被蒋介石策动北飞中央政府,7月18日7时,由容兆明驾机载着黄光锐直
飞香港启德机场(飞机曾被英政府扣留,后通过外交途径将飞
机领回)乘轮到南昌转赴重庆,黄光锐、陈卓林、容兆明等
人受到蒋介石的接见。
1937年容兆明在广州第十航空总站工作,任飞机管理股
股长兼驾驶员,经常驾机往来于西安、洛阳、广西和广州之
间。1937年3月15日,容兆明奉命飞送工程技术人员视察,
勘测、修筑野战机场和预备机场。不幸在飞往梅?机场再折
往肇庆机场视察,途经新兴县境时,因大雾蔽天,飞机撞在
白石岭巅上而殉职,牺牲时仅26岁,新婚不久,遗体葬于广
州云鹤岭空军坟墓。
他的弟弟容兆珍,继承兄长容兆明的遗志,毅然服役于
美国盟军,随军在滇顷铁路沿线培训中国远征军,为打击日
本侵略者立过战功,返美后获上校军衔。
1982年11月4日,容兆珍、李如心夫妇把检藏的一幅手
迹带回送给国家。这手迹是容兆明于1930年在美洲航学校
毕业,领取了“航空执照”时,由在美国三藩市国民党美洲
支部支部长林森(后任国民党国府主席)用一尺见方宣纸亲
笔为容兆明题书的,曰:“飞天本领”。
为永久纪念头空兆明,广东空军纪念碑上已镌刻了他的
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