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军中队长刘敬光
发布时间:
2006年02月21日 来源:
中山政协
刘敬光,香山(中山)县小榄镇人,1910年出生,父亲刘立夫,曾任岭南大学教授。
刘敬光16岁初中毕业后,其欠刘立夫要他到岭南农学院当农业管理员,但他背着父亲,考入航校第五期,1932年4月2日毕业,先后任广东空军驱逐机驾驶员,广西空军飞行员,调南京中央空军后,曾任分队长、中队长、高级参谋。
1936年6月1日,两广策划了一个假抗日真倒蒋的所谓“六一运动”,蒋介石则派人策动粤籍空军郑梓湘、梁伟如、李地飞、罗树敏等驾机投蒋,跟着林伟成、宁明阶也驾机投蒋。这时白崇裸露对粤籍飞行员很不放心,把粤籍飞行员吴汝流、刘敬光、徐燕谋、伍锡光、陈有秀等十多人转送到南宁,另设J“广西航空建设委员会”予以安插,使他们远离柳州航校。蒋桂妥协后,粤籍飞行员愿留者继续供职,愿谋他职者让他们离开广西。抗日战争爆发,全国人民抗日情绪空前高涨,逼使蒋介石抗日。于“八·一三”淞沪抗战前夕,白崇禧飞往南京和蒋介石商议,把广西航校归并中央航空委员会。而飞机队刘敬光等人,由大队长李凌云率领北上,编入中央航空委员会的空军第三大队,参加抗日战争。
1937年8月14日,日本海军参谋本部为实现他的“杜黑主义”的美梦,以其所谓精锐的“木更津队”,企图一举毁灭我空军设在沪宁杭铁路呐喊线的基地,但中国空军在中华民族受到严重威胁的时候,英勇作战。当敌机来袭时,刘敬光驾驶逐要迎战,击落敌机多架,紧接着在8月15日、26日、9月19日、22日、27日、10月16日多次空战中刘敬光都表现英勇,咬住住敌机攻击,取得空战胜利。
1938年3月8日,第十七队分队长刘敬光率机队投弹轰炸风陵渡回航途中遇敌机空战。当时刘驾驶战斗机护航,机翼各配备一挺机关枪,正中头螺旋桨又配机枪一挺。他在空中,勇猛异常,狠狠地打击了侵略者,但他也负伤降落,曾回到家乡中山小榄养伤。
1939年初,刘敬光所在的第十七队调到兰州。在2月20日和23日发生两次激烈的空战。兰州空军以总队长刘炯光为指挥,第十七队队长岑泽流副队长马国廉和分队长刘敬光率领严均、叶炳其、陈桂民、徐吉骧、任肇基、叶思强、郭耀南、谭卓励等飞行员参加战斗。十七队的2架驱膛机一起编队,攻击敌人的9架轰炸机,使敌机分散了火力,遭到惨败。我机队“创立了歼敌最多的辉煌成果”。而我国空军没有一个飞行员死伤,飞机全部安全降落(李逸侪《中国航空掌故》)。
在这次空战中,刘敬光个人击落敌机两架,获得两星星序章,晋升为十七中队中队长。
1943年刘敬光春命率领多架飞机轰炸驻在云南保山以西日军。在敌人密集的炮火中,刘的机队勇敢俯冲,炸断惠通桥,杀伤大批敌军,阴止了敌军前进。当时蒋介石看到这一战报后,亲笔批示:“着该员任务完成后来见”。抗日战争胜利后,刘敬光带着张学良秘书的女儿陶小姐回乡结婚,婚后,因过去负伤和年纪偏大转任空军高级参谋。1948年刘敬光全家到了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