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机械长呈势
发布时间:
2006年02月22日 来源:
中山政协
吴势(1900—1948)·香山(中山)县人,后到澳门凼仔谋生,他自小在凼仔读书,少年时就学机械,是一个经验较丰富的机械人才。后在澳门电灯公司、法国人利古那里负责收音机维修工作。1923年到广东搞修理。1929年任广东航空学校教官,负责机械维修课程。1933年任福建十九路军飞机队机械长。1934年春返澳门。1936年任南京运输大队机械长,1946年和郑厚邦参与恢复西南航空公司工作,任机械长。1947年返回澳门,后病故。
1920年呈势在澳门电灯公司利古那里工作,当时利古向美国购得6架收音机原来计莉是用作开辟澳门、香港、广州之间航线,但香港房客迟不发营业执照,利古只好将飞出售。后由孙中山购买和获赠,当时吴势和两名美籍飞行员史密斯、维纳二人及机械人员杨标、余炳 扬等十多人,随机到了虎门,参加孙中山的民主革命。
1923年1月,陈炯明退出广州,据守惠州,伺机再起。杨仙逸急需飞机,于是设法将当时寄运在澳门及菲律滨两地的飞机运回。吴势和杨官宇等人,乔扮机械工人,参加了抢运行动。
孙中山在1923年3月命杨仙逸在广州大沙头建立飞机制造厂,自制飞机。杨仙逸雇用了两位美国工程师作技术指导,并运回4架詹尼式飞机及一批备用配件和器材,以镣尼飞机为蓝图研制吴势和杨标、余炳扬等机械人员,都参加了制机工作。1923年7月终于制成第一架飞机。由黄光锐驾驶,宋庆龄乘搭上天,性能良好可持50磅炸弹4枚,后座安装了手提机关枪。孙中山十分高兴,。以夫人的英文名ROSAMONDE——“乐士文”命名,并当即挥毫书写了“志在冲天”四字,以资鼓励加研制的人们。
1926年,国民革命军总部将航空局改组为航空处,调入吴势为第二飞机队机械师。由于吴势对机械技术熟练,1929年冬,被调任广东航校机械科教官,教授重点是内燃机发动机学、动力学、器械实习、飞机修护保养等。
1930年2月中原大战爆发,吴势随同张惠长、杨官宇,到南京空军,返广州任广东空军总司令部机械长。1932年5月随张惠长到了香港,1932年冬,随杨官宇、刘植炎等乘轮往福州组织航空队。1933年夏,刘植炎奉命购买教练飞机,和呈势、杨国柱等人香港与远东航空公司接洽,定购“阿牛卢”(AVRD)飞机两架。由吴势作机械验,刘植炎、杨国柱驾返福州,机身分别涂写上“怡朗号”、“宿务号”,以纪念菲律宾某地华侨捐款,旅菲律宾华侨李清泉任福建省政府委员、许友超任厦门市市长,曾多次乘坐这两架收音机来往福州、漳州、厦门之间。
福建人民政府失败后,吴势到澳门居住了一段时间,1936年冬,吴应杨官宇之召到了南京,编入中央航委会运输大队任机械长,日日夜夜抢修飞机,为抗日战争作出贡献案,不能恢复营业,吴势只好返澳门凼仔,不久病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