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正文

孙中山先生与中国早期

航空事业
发布时间: 2006年02月22日   来源: 中山政协   
孙中山是伟大的民主革命者,他的一生是伟大的一生,不断进步的一生。他领导的民主革命,推翻了中国数千年的封建统治,建立共和,受到海峡两岸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尊敬。他在领导中国各阶层人民进行民主革命的斗争中,在政治、经济、军事、教育、文化各个领域的贡献。孙中山是中国航空事业的倡导者、组织者、奠基者和指挥者。孙中山在领导民主革命化的进和中,逐步认识了航空事业的重要性,曾经提出了“航空救国”的思想概念,并逐步形成理论,指导实践,制定在革命军队中创办航空学校培养航空人材,创建空军等计划。他在北伐战争中,尽管经济十分困难,物质条件极差,仍然建立了革命的空军,利用当时最新式的武器打击南北军阀,保卫民主革命政权。   在孙中山的“航空救国”思想影响下,民主革命时期,曾培养出一批航空优秀人材,其中有不少香山籍的表年(主要是华侨青年),他们在复杂、艰巨的民主革命斗争和以后的抗日战争中,旗帜鲜明,转南北,英勇战斗,创造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永远值得人们怀念。   [B]一,孙中山的“航空救国”思想形成[/B]   孙中山的“航空救国”思想,是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逐步形成的。人们都知道:飞机是在二十世纪初出现的。世界第一架飞机是1903年12月17日由美国人莱特兄弟研究发明的,这架自制的飞机第一次飞升天空,以每小时七十公里的速度飞行,震动了全世界。几经试飞改良,性能日趋进步。军用飞机欧洲各国也争相购买,并举行航空表演。正在这时,法国的柏利洛(Blenot)研究成功单翼飞机,并飞越英伦海峡,在欧美各国引起了轰动。1910年墨西哥哥发生了反独裁的革命战争,墨国的老总统向美国莱特兄弟购买了一架飞机,以镇压敌对军队。但在1911年反老总统的军队也购买了一架寇狄斯飞机,两机在空中展开了一场手枪战。这是人类利法西斯军队,首次出动飞机轰炸土耳其的军队,引起世界极大的关注。   孙中山为了推翻清朝统治,游历世界各地。他在1903年10月5日从日本到达檀香山,1904年3月到了美国旧金山等城市,向华侨演说,宣传民主革命,是年底又到了英、法、德国旅行,1909年冬回到了美国,一直至1911年。当时孙中山在欧美各国旅行,耳闻目睹第一架飞机的制成飞机第一次飞越伦敦海峡,第一次空战,飞机第一次投弹等,就逐渐形成了一个思想概念——“航空救国”。他认为,飞机是新式武器,如果拥有飞机,就会大大有助于革命的成功。   孙中山由于逐步形成了“航空救国”的思想概念,而且日渐成熟,发展成思想体系。1910年5月31日孙中山给李绮庵的信中说:“飞船一事,为吾党人才中之不可缺,其为用自有不可预计之处……兄既有志此道,则宜努力图之。”1911处9月14日,他复函萧汉卫说:“飞机一物,自是大有利于行军,惟以无尺寸之地之党人,未有用武之地以用此耳。……如卓文兄欲研求之,为发难得地后之用,未尝不可也”。1911年12月,他给海协力助成,以为国家出力……”事隔四年,孙中山关于“航空救国”思想,从“大有利于行军”又进一步发展为理论,并指导实践。1915年,他在日本八日市中华革命党航空学校训话时指出:“飞机将是未来战争决胜之武器”把飞机提到战争决胜之武器的高度来论述了。   1921年,孙中山在关天《国防计划》一事致廖仲凯书中,又有更具体、更详细的意见,该项《国防计划》,共拟定了六十二项,其中八项是发展航空事业的。   孙中山还亲自拟定了有关建设中国空军计划,对航空(飞机场)的建设、军用飞艇的制造,聘请外国技术人员对空军人员的培育,陆、海、空军作战的互相配合等等都有明确的规定。   1924年5月,孙中山在黄埔陆军军官学校成立的意见中说:“自航空机参加战斗序列后,在国际主权之划分言之,往昔所争之领土、领水、今有领空之划分。造地球以来之异象,就其效力言之,已打破兵航、潜艇、战车等之偏枯性能,极控制三军之能事。故欲因现代国防上之需要,非扩充空军力量不为功”。这些观点,又进一步高瞻远瞩地把发展空军提到了可以控制陆界、海界和空界的高度。   以上说明,孙中山从思想上、理论上阐明了空军的重要性、必要性,从而打下了我国民主革命时期建设空军的思想基础和理论基础。香山籍华侨青年杨逸、张惠长、陈庆云、杨官宇、刘植炎、欧阳英、朱慕菲等就是受孙中山“航空救国”思想的强烈影响,而投身、开拓和建设中国航空事业的。被誉为中国“航空之父”的杨仙逸,在檀香山受到孙中山“航空救国”思想的影响,投考纽约茄弥斯大学航空专科毕业后,为了航空技术过得硬,取得其父亲杨著昆的支持,购买了一架私人飞机,天天在异国的蓝天飞行,练就一身过硬的本领,后来回归报效了祖国。   [B]二,孙中山重视培养航空人材[/B]   孙中山不公在理论上为开拓中国航空事业奠定基础,而且在实践上抓紧航空人材的培训。他在1915年2月20日致函南洋同志协助谭根开办飞行学校时说:“兹有同志谭根为飞行大家,声誉著于世界……不是前往南洋各埠飞演,并拟就南洋演技筹款,开办飞行学校……倘谭君到时,沿祈费神招待,并希代为设法开场试演。对销入场票位,俾得醵集资财,成立学校,作育真才……。”   1910年孙中山在美国嘱旅美党人筹办安排青年同志学习航空飞行技术,1911年孙中山在美国澳克兰观看旅美华侨冯如飞行表演后高兴地说:“吾国大有人矣!”1913年8月2日,孙中山取道台湾到达日本,重组革命阵容,制定中华革命党革命方略,拟组织军政府并在日本着手筹办航空学校,以培育革命所需的航空人材。1913年孙中山派马超俊在美国研习机械工程,以为后来参加发展航空事业之用。   正因为孙中山十分重视人材的培育,1914年在日本筹办了“中华革命党航空学校”,并在1915年4月式上课,当时香山旅日青年陈庆云、陈泽景兄弟等参加了学习。日本飞行家板本寿一,志愿为航校教官。孙中山还授意聘请观及星野、来藏两位协助筹办。校址设在日本滋贺县八日市。孙中山常到航校演说,以“飞机将是未来战争决胜的武器”和“航空救国”的理论来鼓动学生。   1914年孙中山特派林森赴美,培训飞行员,1915年他选送20多人到纽约寇狄斯航空学校受训,香山旅美青年杨仙逸、张惠长、吴东华、李培芳和孙中山从日本输送来学习的陈庆云,1917年卒业。杨仙逸、张惠长、陈庆云等人回国后,都致力中国空军的建设,是中国早期航空事业的开拓者、建设者和领导者。   1917年孙中山又派胡汉贤到加拿大开办“中华革命党强华飞行学校”。1920年孙中山委托陈树萍、蔡荃湘在美国旧金山协同香山籍老华侨杨著昆和他的儿子杨仙逸、老友蔡司度开办“图强公司”,训练中国飞行员。1920年冬,孙中山又派杨仙逸选拔青年杨官宇、黄旋(均香山县人)、周宝衡、陈卓林、黄秉衡、聂一、邓亮等赴美进行训练,并招聘在美国已受过航空训练的黄光锐、林伟成、余玉华、蔡荣、李逢煊、胡锦雅、吴顾枝、马瑞麟、关荣等一批华侨青年继续深造受训,一切经费全由杨仙逸负现。他们的回国后,成为中国航空事业的重要骨干。   1924年5月,黄埔陆军军官学校成立。10月8日,孙中山指示蒋介石筹建航空学校机构,1924年冬在广州大沙头开办广东军事飞行学校,当时国共合作,得到苏联 的大力协助,苏联顾部李糜将军担任第一任校长。第一期学员由黄埔军校第一期选送,有11人,但因飞机多调前方作战,学员没有飞机练习飞行,只学了几个月课程,就在1925年送去苏联受训。   第二期在1925年7月报考。10月正式上课共42人。开学后不久,他糜架国,由张治中代航空局长兼航空学校校长,德国人格拉姆为飞行教官,但当时飞机也多在前线,学校只有两架残旧的jennr教练机,1926年5、6月又调送10名学员赴苏联受训。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又调了一批学员到前线。所以,留校只有7个飞行器员,1927年1月毕业。   与此同时,在孙中山 “航空救国 ”思想影响下,香山县旅美华侨青年积极学习航空飞行技术,其中有的还自动组合,自行集资购买飞机,学习飞行,如在芝加哥中国餐馆做工的香山籍华侨青年刘植炎,与台山籍青年黄毓沛于1925年组织“三民航空研习所”,参加学习的还有周蓉初、叶以芬、梅龙安等人,他们自筹资金购买美国政府报废之jennr式飞机两架,作为教经营活动飞机之用。学成之后,分批报效祖国。   [B]三,孙中山关心支持中国空军的建设[/B]   孙中山十分重视中国早期航空事业的建设,积极动员各界人士募捐购买飞机,开设飞机制造厂,1910年3月,孙中山在檀香山组织同盟分会的同时,积极鼓励党人筹设中华飞机公司,自制飞机。1916年孙中山居留日本队,组织讨伐袁世凯,他动员各界捐资为革命政府购买飞机,组织空军打击袁贼。从孙中山拍给美国三藩市面上少年中国报四件电文就可以得到证实:  (1)1916年3月21日电:“同志公鉴:请将存款尽买百匹马力以上适军用之飞机十数架速付来。”   (2)1916年3月25日电:“电悉,机价太贵,可否改买丰匹马力之加的士机(cuytiss)?价约美金万元,因机以多为妙,债券等已托日本丸带。”   (3)1916年4月9日电:“飞机寄时用osukl uketeya名义,并电告船名。如有款,请多购丰匹以上马力发动机寄来,装机体较谦、美加同志曾习军操决心效力者,请资遣东来。”   (4)1916年4月22日电:“时事日非,袁党以假独立抵制民党,文非亲入内地,恐吾党不能造大势力。故决意27日回国。飞机及各同志速回。”   1916年4月10日,孙中山从日本给胡维熏的信说:“领袖支部来报,积存各处来款二万余金,已电子工业饬其代购飞机,以备军用,惟现时机价极昂,只能购两座,望同志竭力筹捐,俾得款多购。尊处少年同志,曾学兵操,有志效力不避艰苦者,请择优资遣东来备用。”   在此以前,孙中山已积极鼓励华侨研制飞机,捐资购机支持革命化。1912年由香山籍旅着爱国佳作著昆,在美国圣地亚哥成立中华飞机制造公司,成功试制一架飞,由谭根(开平县人)试飞成功。1911年芝加哥华侨梅培奉孙中山之命,向洪门筹饷局建议。“拨款购飞机,充革命军用。”并委托梅培负责购买飞机及雇用美国飞机师。同年10月,梅培购得飞机6架和聘请美国飞机师威尔霍斯。由他绮庵率领23人的革命飞机团,于1912年2月返抵南京,支援孙中山临时大总统。1920年冬孙中山派杨仙逸率领青年到美国接受航空训练的同时,发动侨胞捐款购机,共购得“珍妮”(JENY)型飞机12架,其中香山爱国华侨杨著昆一次就捐款购机4架,不幸被袁世凯密探所收买的外国流氓放火,烧毁了其中的8架飞机。杨仙逸等人心痛极了,为了向祖国人民交代,用剩下4架飞机,到美国各地巡回作特技表演,争取华侨捐款。又购回8架飞机回国,充实革命空军实力。   以孙中山还指示杨仙逸自制飞机,杨仙逸清理了广州夺沙头“红屋”铁工厂,雇用两名美国工程师协助,经过三个月的紧张设计和生产,自行制成辛亥革命成功后的第一架飞机,举行命名典礼时,孙中山夫妇亲临大沙头机场,宋庆龄主持剪彩仪式,并亲自乘坐飞机,由黄光锐驾机升空,绕广州上空一周,安然降落,性能良好,孙中山大喜,立即以宋庆龄的英文名ROSAMONDE——乐士文命名。同时并即席挥笔书写“志在冲天”赠给杨仙逸。在飞机前和全体飞机械技术人员照相留念。不久,该厂又制成了乐士文二号、三号。所以孙中山说:“至于飞机,自己可制,目前完成第一架,比之外国者尤甚,此后当陆续自造,不须外来矣。”在孙中山的鼓舞下,该厂又制成性能更好的“羊城”号教练机、轰炸机。前后共生产六十多架,是我国当时最有成绩的飞机制造厂。   由于孙中山重视自行研制飞机,所以,广东空军在扩大大沙头飞机制造厂的同时,又在韶关办了一间飞机制造厂。广东省空军司令部为了加强这两个厂的领导,特成立机械科。香山籍归国华侨青年容兆明被委任为机械科科长。1939年这个厂迁往云南垒允,改名为空军第一飞机制造厂,负责装配和修理美国援助我国的飞机和中美混合联队的飞机,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B]四,孙中山在革命战争中发挥空军作用[/B]   孙中山认识空军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冲破世界各国把空军附属于陆军统辖的规定,于1918年在广州大元帅府正式成立了航空运处,直属大元帅府统辖。任一谔为处长,香山籍华侨青年张正是长为副处长,把当时谭根留下的两架旧飞机修好,以大沙头为基地训练飞行器员。   同年4月孙中山派张惠长、陈庆云、李光辉、叶少毅、吴东等人赴福建建立援闽粤军飞机队。杨仙逸任总指挥。   援闽粤军飞机队成立后,飞行员、机械员都非常缺乏,而且机队公配备4架陈旧飞机,和2架已到退伍机龄的寇狄斯飞机,只能负责巡逻之任务,战斗力很弱。但杨仙逸、张惠长、陈庆云、吴东华4名香山籍青年,团结合作,克种困难,经过半年的艰苦努力,终于为福建培训了一支空军队伍。   1920年8月,莫荣新与广西军阀色结,公开叛变孙中山。孙中山决定讨桂,电召“援闽粤军”及飞机队回师广东,机队命名为“中山飞机队”。杨仙逸率领空军到达东江,表示一定要消灭这伙祸国殃民的军阀。而张惠长、陈庆云则奉孙中山之命到澳门购买飞机。澳门商人卢九听说革命军经济困难后,就出资购买一架大鸭婆机,杨仙逸驾大鸭婆机飞往广州,炸毁了莫荣新的指挥所,安然飞返虎门。由于革命空军发挥作用,岑春煊、莫荣新在惊惶中逃离广州。所以,陆军未赶回参战,广州即告收复。这是中国空军第一次大突破。证实当时孙中山所说的:“飞机将是未来战争决胜之武器”的预见。   赶走桂系军阀后,1922年4月孙中山组织第一次北伐,成立北伐飞机队。由张惠长、陈庆云担任正副队长,率机12架配合陆军作战。6月13日北伐军进军赣州,继而进军吉安、信丰、南康、崇义等地。正当飞机队协助陆军长驱直进之际,陈炯明叛变,围攻总统府,孙中山脱险到了上海。1923年2月留驻广西的部分滇军和部分桂军,以拥护孙中山为名,把陈炯明逐出广州,孙中山又回到广州。但陈炯明,杨仙逸伴随孙中山,坐镇石龙指挥空军战斗,驾驶员黄光锐、杨官宇、胡锦雅、黄秉衡等,每日驾机出动5次,低飞轰炸扫射叛军阵地。叛军伤亡惨重,溃不成军。孙中山掌握有利时机,下令反攻,许崇智部回师东江,陈军前后被围,博罗遂告克服。实践证明孙中山关于空军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的认识是正确的。   上述说明,孙中山对中国航空事业的发展作出过贡献。孙中山亲自培育的空军队伍,后来被军阀利用为打内战的工具,但是,深受孙中山“航空救国”思想影响的中国早期空军指战员,断然拒绝参加内战,积极投身到伟大的抗日民族战争中去,为保卫祖国的锦绣河山而立下不朽的功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