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正文

三十年代中山篮球运动之忆述

发布时间: 2006年04月24日   来源: 中山政协   作者:李 旭 眧  
  三十年代,中山篮球活动已活跃起来。我记得一九三二年秋,石歧“凌飞队”对涌头“青白杜队”在西山寺球场比赛,是日天气炎热,阳光猛烈,但球场四周已挤满了人。凌飞队的主力球员,有香港某英文书院名将李擎亚、孙惠喧,赴省学生萧兆强(乌仔)、郑管生等;而沙溪区(二区)涌头乡“清白杜”队,则拥有在省培正、培英,青年会学生李英广、李炳南、张桂宽、李保洲、吴祖绍等人。球赛开始,青白杜采用五人联防的阵法,虽然中规中矩,无奈凌飞队主力球员李擎亚频频切入,连连得分,五人联防的阵势被打乱,青白杜方面虽极力组织进攻,李英广的中投亦连连中蓝,毕竟球差一着,技不如人,结果以64比48的比分败给凌飞队。经过这次比赛,群众打开眼界,引起了他们对篮球的兴趣,县城内和各区,如沙溪、沙冲、恒美各地开始组织篮球队。   一九三三年暑假期间,我县举办了一个全县篮球赛,地点在县中球场,参加队伍有十多二十队,采取单循环赛。其中以凌飞、谦竟、北风是优质队。凌飞队除了原班人马外,还邀请了港澳几名高手,能攻善守,技术全面,谦竟队则由石岐美国归侨萧姓两兄弟,岭南大学华侨生比斯等两人以及石岐几个青年组成,他们的特点有强大的冲刺力,中距离投篮和切入都臻上乘,只可惜后位弱了一点;北风队以岭南大学农职班、陪正中学学生为主,加上李旭昭等几个本地学生,他们最大的特点是打双中锋,主将司徒德身高一米九十以上,体格雄伟,冲锋陷阵,如入无人之境,后卫顽强,但前锋略弱。结果还是凌飞队夺魁、谦竟亚军、北风殿军。通过这次比赛,我县篮球水平又有很大的提高,全县各区各乡都普通组织了篮球队,修建篮球场。   一九三四年,我县各区经常举办篮球赛,其中规模最大的莫过于恒美小学开幕时所举办的郭剑英鼎排篮球赛,单以篮球赛而言,参加队伍就有十多队。而以由石岐李浩波兄弟邀请的省体专校队伍主力球员所组成的队伍,实力最强,其次是涌头乡所组织的水星队,恒美附近的轰社队等,比赛十多天,举办单位,招呼妥当,可以说是极一时之盛。此外,在寒暑假期间,赴省学生常常组织队伍与我县各区球队比赛,突出的是培正中学学生徐文贵,他与同学中一些好手幸冠群、杨子强、王文振、古文亮、程耀祺等组织凤凰篮球队,在我县各区南征北战,这为推动我县篮球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当时县中、女中、师范、仙逸等校,对体育都是比较重视的。特别是县中,重金礼聘了出席远东运动会的名将黎连楹(黄毛仔)、幸桂荣(福将)、李福中(三排王),加上我省篮球高手薛宝申,学校童军教练潘福禧,总务主任王满耀等,他们都参与训练球队工作,在他们的精心培育下,出现了不少新秀。如后卫有黄森鸿、吴孑仁、温焕球,中锋有彭惠庭,前锋有黄兆川,李旭昭、黄锡芬、杨焕棠(子江)、林华泮等。他们技术比较全面,曾几次挫败名噪一时的凌飞队。广州动旅法学院队,拥有刘德禹、刘德修、林有培、梁蕴明等名将不岐访问,跟县中阴打得难解难分。这个队在幸桂荣老师的率领下曾出广州市与教忠中学、知用中学等到强队作友谊比赛,亦屡战屡胜。   一九三五年仲夏,十四届省运会在广州举行,中山亦组织队伍参加县联赛,男女篮球队的阵容如下:   男篮:吴 仁、温焕球、黄森鸿、萧兆强、郑爱生、彭惠庭、谢某(凌飞队球员)、黄兆川、李旭昭、郭群、黄锡芬   女篮:李惠仙、李云仙、刘惠文、篮美昭、方婉宜、佘裳、缪凤瑜、欧嫣、杨玉琼、高惠乾等。   县联赛比赛期间,中山队技术全面,能攻善守,投篮命中率高,曾击败台山、开平、新人等县市,取得子决赛权。决赛是和汕头阴进行的,战幕揭开,争斗就非常激烈,积分板上报道了五次平手,你追我赶,各不相让,上半场结束前的一刹那,中山队频频切入,连连得分,把比分拉至三十六比三十,领先六分。柠檬啖过,易地再战,汕头队竟调教练吴梦天入场,此人身高一米九几,技术全面,冲刺力强,投篮准确,闻说他是上海复旦大学的主力队员,在上海很负盛名,他入场后,给中山队的威胁很大,汕头队士气大振,比分超过中山队。中山教练连叫“暂停”面授机宜,沉着应战,终场时以七十六比七十六,平分秋色。延长时间再战,两队都求胜心切,情绪紧张,终场时,大家还是以十比十的比分,握手言和,根据这些情况,大会决定不再比赛,判中山队和汕头队为两个冠军。   至于女篮方面,那时的规则是六人落场的,三人打后卫,三人打前锋,后卫的前锋都不能过中线。中山队的后卫是李惠仙、佘咏裳、方婉宜、高惠乾,前锋是李云仙、缪凤瑜、篮美昭、欧嫣等,前锋和后卫都合作得比较好,李惠仙、佘咏裳、篮美昭、缪凤瑜则冲刺力强,投篮准确。在比赛过程中,中山女篮连克台山、新会等队,最后的汕头女队决赛,汕头女队个子比较高,技术也较全面,球赛开始后,两队争夺得很激烈,几度拉成平手,结果中山女队,球技稍逊于人以三分之差,为汕头队所击败,屈居亚军。   省运会后,中山掀起了一股“篮球热”,在一九三五至一九三六年这一年的期间,石岐有好几个强队,如凌飞队,青云男女子篮球队, 县中宿舍的平凡队。都可以独当一面,与外队周旋。县城附近地区,如沙溪区、环城区、张家边区已经做到村村校校有球场、有队伍。沙溪区的下泽村下泽队,涌头村的涌头队,?角乡的新华队,龙头环村的南英队、大涌村的安堂队,新秀辈出,每一次公开赛,都不为某一队所包办,而且还发展了女球队。如张家边区濠头村的“三川队”,高手林立,拥有郑锦章、柳伯厚、黄森鸿、李锦惠等名将,在几次比赛中,都夺得锦标,出设澳门,亦所向披靡,大胜而归。而小榄镇、黄圃镇亦纷纷组队,迎头赶上。至于那些较边远的地区,如斗门、民众、三角、浪网、坦洲等地,受这股浪潮的影响,亦不甘一人,他们除了聘请体育界知名人士担任教练,组织球队,并举办了赛事,得到冠军的有烧猪一只,背心若干件、篮球一个;亚军、殿军的奖品也很丰富,而且在比赛期间,招待?宿,因此号召力很强。这样,各区各乡各校篮球活动都普及起来,因而中山遂有“篮球之乡”的称誉。   当时,村村、校校都有球场,同时组织篮球队,这匹经费从何而来呢?据我所知,全部都是由村中热爱体育的人士捐赠出来的。没有球场、没有服装、没有体育用品,他们都一一为你想办法。除此,在和外队每一次比赛中,这些篮球爱好者都到场指导,赛后,亦发表了有益的意见,这给球员的鼓舞很大。同时许多华侨、港澳同胞以及当地知名人士,每逢村内有什么喜庆事情,都不异出巨资办赛事。如沙溪区下泽小学开幕时所举办的陈宽鼎;沙溪区龙头环村周崧学校开幕时所举办的周崧鼎,环城区恒美村恒美小学开幕时所举办的郭剑英鼎。这些赛事,规模庞大,参加队伍十多二十队,聘请县级裁判员、工作人员数十人,并购买体育用品,每次比赛都在十天以上,免费招待膳宿,餐餐伙食都由名厨主理。这样,使参赛队伍更加安心研究战略技术,使球赛办得有声有色,促进了我县的体育活动,对这些热心体育的人士,值得赞赏。